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大气治理 » VOCs » 正文

关于气候投融资,来看这个论坛专家们怎么说

日期:2023-09-11    来源:阳曲环保发布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3
09/11
16:46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气候融资 气候变化 双碳

9月6日,2023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气候投融资平行论坛举行,共有180多位党政机关、研究机构及行业领域的嘉宾参加。来自国内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院士、专家、学者,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与战略思考,金融支持碳中和目标实现等主题发表了演讲。

马爱民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

从推动高质量发展角度来讲,实现“双碳”目标要求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增长方式:一方面要改造传统的高排放行业,促进这些行业转型升级;另外一方面要支持鼓励发展新型产业,新的低碳技术将会得到广泛应用。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将有效改变国家在能源领域特别是油气方面对外依存度高的现状。

推动“双碳”目标的落实,要处理好四个关系: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在发展中实现减排,在减排中促进高质量发展;要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各地区各行业要有序达峰;要处理好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两者发力,双轮驱动。

为此,首先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主流化,把“双碳”工作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

其次,要突出重点,能源系统的低碳化是关键,要重点关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为此,要推动能源革命,坚持先立后破,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严格控制新上高碳项目,同时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实现新型技术与绿色低碳发展的深度融合。

再次,要建立绿色低碳政策体系。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逐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推动企业的低碳转型发展。发展储备实现“双碳”目标的技术,及早部署、动员科技界和企业界共同研发、示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必须要解决资金的需求。

最后,要建立多元化的气候投融资机制。

雷曜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围绕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基本建成了绿色金融的标准体系、信息披露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绿色金融服务产品体系以及国际合作五大支柱。截至6月底,我国绿色贷款已经达到27万亿元,同比增长38.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7.8个百分点。全市场发行的绿色债券达到了3938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发733亿元,全市场已经达到了1.62亿元,位居全球第二位,绿色金融的资产质量整体良好,绿色贷款不良率远低于整体水平,绿色债券尚无违约案例。为更好地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金融机构正努力推动碳核算披露、评估定价、本土服务三方面工作。

金融要服务绿色低碳发展,一是继续加大对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继续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五大支柱,为绿色金融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特别是对一些绿色金融能力不足的机构,鼓励其设立专业试点机构的方式,推动其在绿色金融产品服务、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领域,复制现有的创新成果,不断提升基础能力。

二是提升金融机构支持重大重要绿色项目的能力。具有重大突破性价值的绿色项目和绿色技术,往往存在资金需求大、回收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等问题,这需要引入更多的混合融资,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降低金融机构参与这些项目的风险,鼓励金融机构提高中长期绿色债券、碳中和债券发行的比重,积极培养绿色金融领域的中长期投资者,为绿色“独角兽”提供更优质的发展环境。

三是有效增强绿色金融的包容性,更加关注中小微企业的弱势。

四是持续关注并做好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风险防范。要通过金融科技手段,对碳足迹进行计量,多减多鼓励,少减少鼓励,实现金融市场对减排效果好的项目和企业提供更高的回报。特别是对一些中长期有重大突破的项目,包括氢能炼钢等领域,如果通过资本市场得到更好的回报,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发展减碳的问题。

武强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中国能源学会会长

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的话,205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必须达到65%以上。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为15%,要用30年时间,将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50个百分点,难度是相当大的。我国缺油、少气、相对富煤,工业化、城镇化尚未完成,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的约束,虽然实现了小康社会,但如何巩固小康社会、如何实现乡村振兴计划,都需要能源保障。在现有的资源禀赋下,如何在2050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这是需要资源界、能源界考虑的问题。

怎么解决问题?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有三个看法:

一是开源。要加大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做好能源储存技术和容量调节,避免能源浪费。要扩大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等非常规天然气等地面开发和井下抽采,做好氢能、可燃冰、地热能、人造太阳等能源的开发利用,解决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与能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二是节流。现在我国的人均能耗是3.5吨标煤左右,预计2050年人均能耗将变成7吨标煤。目前,我国自产加进口50亿吨标煤才能够实现人均能耗3.5吨标煤,这意味着需要再拿出50亿吨标煤才能满足人均能耗7吨标煤的要求,这需要挖掘节能的潜力。

三是要打造我国主体能源——煤炭工业的升级版,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通过CCS(将二氧化碳从工业或相关排放源中分离出来,输送到封存地点,并长期与大气隔离的技术)、CCUS(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提纯,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循环再利用或封存的一种技术),把高碳能源低碳化。

吕学都  国家气候中心原副主任、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气候变化专家

要深刻认识气候投融资的内涵——以低成本获得资金,实现最大程度的碳减排、碳吸收、碳移除,降低或排除气候风险。要用法律法规或政策,赋予气候投融资产生的气候效益所具有的资产属性和可交易性。同时,依据气候投融资试点地区的具体实践,研究制定推进气候投融资所需要的技术和方法体系。

对金融机构,要提出量化的气候投融资规模和气候效益规模的考核内容,包括相应的奖惩措施。对金融机构而言,要加快开发气候投融资创新产品和工具,加速提升机构和人员的气候投融资知识和管理能力。

要分级管理,便利气候效益资产化。对减碳项目产生的效益,符合标准的,尽可能纳入国家碳交易体系。同时,鼓励地方建立地方碳交易体系,管理地方中小微企业的减碳活动。同时,通过碳普惠机制,鼓励个人参与减碳活动,让所有的碳减排效益都能够得到激励和鼓励。

要充分利用保险机制,促进减排和相应的投资,对那种先进技术的减碳保险如首台(套)低碳技术装备保险,创新低碳技术、颠覆性减排技术保险,节能量保险、极端天气、极端气候灾害保险,会产生“1+1+1”大于3的作用。

孙轶頲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构建促进气候投融资的政策体系,至关重要。为此,要制订“三大规划”——地方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科技创新规划,定好方向,定好项目,起到目标引领作用;要运用“三大政策”——绿色金融政策、财政税收政策和环保气候政策,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创建市场,起到有效激励作用;要建设“三大环境”——气候投融资法治环境、营商环境、信息环境,起到稳预期作用;要加强“三大合作”——政府间合作、市场间合作、区域性合作,把规模做起来;要培育“三大主体”——创新技术和产品、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气候友好型金融机构,起到活跃市场的作用。做好这些,气候投融资工作是很有希望的。

用好这些政策,就要做好精准施策。具体提两点建议:

一是聚焦本地落实“双碳”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核心问题和“瓶颈”问题精准发力。不同地区,核心问题不尽相同,围绕能源保障和能源低碳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引入国际气候资金、区域协同联动发展等,针对性地发掘问题、分析问题,拿出解决方案。

二是聚焦气候投融资项目库中的重点项目和难点项目精准发力。要做好项目分类与项目融资分析,找到项目融资难的原因,创新机制和模式,提出解决方案,边推进、边探索、边突破、边总结。

张雷  亚洲开发银行能源局项目管理部主任

亚行的愿景是实现繁荣的、包容性的、具有韧性的、可持续的亚太地区,有7大业务重点。其中,第三个业务重点就是应对气候变化,增强气候和灾害适应能力,提高环境可持续性。亚行也承诺2019到2030年,累计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融资,这些融资来自于亚行自有资金包括联合融资。

在实施的项目中,有代表性的项目包括大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提升项目,采用灵活多样的贷款模式,将贷款投向北京、天津、辽宁、内蒙古、山西、山东、河北,并延展到了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覆盖了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的主要地区。

此外,亚行还通过担保,支持蔚能电池换电站子项目;通过担保和购买债权,支持了安吉两山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绿色债券项目,这也是国内第一家清洁空气债权;贷款1.6亿美元,支持山西低碳和包容性乡村发展项目。

王灿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去年以来,全国首批23个气候投融资试点城市,几乎都把项目库的建设作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工作,目前已经有14个城市初步建设了区域的项目库。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成为推动低碳转型的政策工具——既可以促进产能的对接,推动资金更好地流向期待的低碳绿色发展的产业,又可以通过项目库的建设明确一些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从而优化提升产业结构。

不过,地方试点项目库建设主要以项目清单为载体,缺乏标准化机制和常态化管理手段;地方试点投融资产业单一、项目类型集中,存在气候友好项目“不敢投”“扎堆投”的问题;跨区域对接项目和资金,多行业协同推进形成新产业链的难度较大;气候投融资的相关标准和支持政策,仍待进一步完善等。

为此,一要突出气候效益,建设集成多维信息的国家项目库,这是进一步增强地方试点项目库成效、提升气候投融资规模的迫切需要;二要设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基金,探索形成多措并举、梯次清晰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配套措施,这是确保气候投融资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和大规模推广的重要支撑;三要加强探索气候投融资支持碳达峰碳中和转型所需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支撑这个城市绿色低碳转型。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