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大气治理 » VOCs » 正文

当越来越多的产品“碳中和”,身为消费者你买账吗?

日期:2023-10-19    来源:碳中和指北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3
10/19
09:4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碳中和 温室气体 碳排放

苹果CEO蒂姆・库克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未来20年或30年后的 iPhone,将是碳中和的。作为全球手机行业的领军者,苹果手机的方向无疑具有引领和示范效用。

但面对这一表态,很多网友并不买账。有的网友评价说,“第一次碳中和取消送耳机,第二次碳中和取消送充电器,下一次碳中和该不会手机也取消了吧”,有的网友评价说,“环保是企业的责任,别嫁接给消费者”,当然也有网友评价说,“苹果15Pro能战五年,才是真正的碳中和”。

再联想到今年9月,苹果发布首批碳中和产品Apple Watch后,不仅公众对此认知度不高,而且引发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发布文章质疑。有关“碳中和产品”的话题,比如我们该如何认知碳中和产品、一款碳中和产品的出炉背后意味着什么、我们还要不要拥抱更多的“碳中和产品”以及“双碳”背景下,消费者的低碳消费意识如何培育等,值得讨论。

本文采访多位业内专家及行业人士,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01一款碳中和产品的背后

在很多人印象中,如今很多事物,似乎都和“碳中和”产生了关系,碳中和赛事、碳中和会议、碳中和笔、碳中和潮玩等。

但其实,自称“碳中和”的背后,并不是随口说说的事,包括对一款产品来说。

“我们想让一个产品全生命周期为零的话,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当前相关的技术很难实现一个产品的完全零排放。除非你的产品非常非常简单,(只使用)一个或者两个组成材料。”气候未来创始人、《碳中和时代》作者汪军说。

但是,碳中和是可以实现的。碳中和,简而言之,是指排放的温室气体能被抵消。一般来说,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全产业链的清洁能源比例、使用再生材料、减少物流碳排放等措施,降低自身碳排放。有时,还需要通过购买“碳信用”(如森林碳汇)进行碳抵消。

以苹果推出的Apple Watch Ultra 2碳中和款为例,根据其披露的碳足迹,若不采取减排措施,生产该手表产生的碳排放为63.2kg,其环节包括原材料加工及过程排放、生产过程耗电、充电过程耗电及运输等。

Apple Watch Ultra 2碳中和款的碳排放数据。(苹果官网,IPE编译 / 图)

而通过回收或低碳材料、清洁电力、非航空运输等自身节能减排措施,该手表的基准碳排放降低81%,降至12kg。这12kg碳排放无法避免或减少,于是苹果公司通过购买“碳信用”进行抵消,进而实现了该手表的碳中和。

国内不少厂家推出的碳中和产品亦是如此,通过原材料、生产制造、运输分销等各个环境的减碳举措,循环材料的应用以及碳抵消等方式,实现特定产品的碳中和。

如南孚益圆ECO推出的2款碳中和电池,就是通过工厂集约化生产、中央空调节能改造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高品质的循环材料应用和更先进的生产工艺保障,持续提升电池中回收材料占比;减少一次性包装,降低包装材料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等举措,降低了产品的大部分碳排放。在此基础上,2款碳中和电池还通过购买湖北利川天上坪48兆瓦风电项目产生的CCER抵消剩余的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实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

02面对碳中和产品,消费者接受几何?

只是,一款费尽心力打造的“碳中和产品”,到了消费者环节,可能存在“不买账”的情况。

中国碳中和五十人论坛副秘书长、碳中和技术中心主任吴宏杰认为,这与碳中和理念与消费者的距离比较遥远以及消费者对碳中和的认知不够等不无关系。

“比如一款手机,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更关注它的售价、性能等因素,而非碳中和。”吴宏杰说。也正因为此,消费者也无法将碳中和产品与极端天气、气候变化、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联系起来。

总体来看,网友对碳中和产品的观感和接受度是比较好的。然而,绿色消费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消费者对绿色产品与服务的认知程度还不高,具有绿色消费意识的消费者也主要集中在年轻群体。因此,有些网友对此并不太关注。

从宣传方式来看,碳排放本身具有负外部效应,而许多企业在宣传碳中和产品时未能将碳中和的概念具象化,使消费者无法直观感受到碳中和对自身生活的益处。

从渠道信息方面来看,目前可持续信息不对称、企业履责信息获取渠道不畅等,也是影响消费者判断以及购买碳中和产品的关键。不少企业或多或少存在的“漂绿”行为,也愈发打击着消费者的信任。

“这种不信任导致公众对所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宣言持怀疑态度,使一些真正以可持续方式行事的企业和碳中和产品也陷入被怀疑风险。”碳阻迹市场部负责人孙亚彬告诉记者。

03是否拥抱更多的碳中和产品?

我们是否要拥抱更多的碳中和产品?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对此表示了肯定。

“对于企业来说,追求碳中和不仅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也有利于整个产业生态圈的发展。”吴宏杰说。

在双碳战略目标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低碳环保,并且愿意真金白银投入到应对气候变化的事业中,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更不用提,一款“碳中和”产品的推出,往往对整个产业链和消费市场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除了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节约资源以及修复生态,而且还可以推动企业研发新的低碳技术和生产工艺,促进企业创新发展。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转向生产碳中和产品,供应商和物流合作伙伴也可能会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以确保与碳中和产品的兼容性,由此带动整个产业链走向碳中和。

此外,企业选用高质量碳信用项目进行抵消,有利于从经济角度促进减排项目的开展,这些减排项目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对减缓气候变化是有益的。

“或许一家企业、一款产品的碳中和对全世界来说微不足道,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标杆企业的碳中和产品对于供应链、消费者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应用的低碳技术、管理模式也为行业做了积极的探索。正是企业的有益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推动着全社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孙亚彬说。

04进一步深入培育低碳消费意识

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全球所有国家、企业的努力,也离不开每个消费者的行动。

当前,企业除了需要切实做好自身减排实践,杜绝“漂绿”行为,更加真实、透明地展现环境责任外,还需助力全社会逐步培育消费者低碳消费意识。

除了加强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日常生活关系的科普外,在营销宣传上,建议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体会到选购碳中和产品,能为社会带来哪些益处,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可持续消费行动当中。

同时,企业在推出碳中和产品时,对产品碳足迹、减排手段及减排量、中和方式等进行清晰、透明、完整的描述,让消费者可以看到实打实的量化信息;企业的减排行动也可以更多地邀请消费者共同参与,让消费者与碳中和的概念产生较强的互动,进一步提升低碳消费的认知水平。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