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与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垃圾分类管理,改善人居环境,日前,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盐城市进一步提升垃圾分类工作质效的指导意见》,对垃圾分类工作提出六个方面任务。
科学配置投放设施。居民小区应通过新建或升级改造的方式,按照“经济、适用、便利”的原则,合理布局垃圾分类投放设施。投放点位应有洗手池、破袋器、灭蝇灯、雨棚等,配置可供溯源的监控设施,规范设置宣传内容。每个小区原则上设置1-2处误时投放点、有害垃圾投放点、大件垃圾和建筑装修垃圾收集点。
强化源头分类投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联合居民(村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等力量,用好志愿者队伍,开展垃圾分类入户宣传,让居民“听得懂、能认同、记得住”,切实增强分类意识,促进习惯养成。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开展撤桶并点。
完善分类收运体系。合理布局转运站点,按需建设大中型城市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一批小型垃圾转运站,加强渗滤液管理,确保规范处置。配齐垃圾收集运输专用车辆和人员,规范设置分类标识,加快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优化收运方式、时间和线路,加强收集运输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支持出台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等低附加值可回收物的回收利用补贴政策。
推进处置能力建设。按照“优化布局、适度超前”的原则,统筹推进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全市域规划布局厨余垃圾处理项目,加强与餐厨垃圾的协同处置,提升集中式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加强农村有机易腐垃圾处理工艺技术研究,推动农村有机易腐垃圾就地生态处理。
注重宣传引导实效。推进垃圾分类宣传走进大众,分人群、分场景精准宣传,开展“五进”活动,并让垃圾分类进党校、进菜场。市、县(市、区)两级联动,建立垃圾分类宣传知识库、人才库,通过公交车载屏、公共电视屏、社区电梯屏等载体,注重运用抖音、二微一端等新媒体,提升宣传引导的吸引力、感染力。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加强专项资金监督管理,规范使用省级奖补资金。各地要科学合理使用地方财政资金,发挥最大使用效能。借鉴先进地区做法,推行物业服务企业从事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