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保政策 » 环境治理 » 正文

广东阳江市:2024年推进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三大革命”,力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75%

日期:2024-03-07    来源:国际能源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24
03/07
10:4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生活污水 垃圾处理 固体废物

国际能源网获悉,广东阳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阳江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内容提到,2024年建设和美乡村,做好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扎实推进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垃圾处理“三大革命”,力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75%,完成农村公路建设400公里、农村危旧桥梁改造7座。推进碳普惠制试点创建,支持海陵岛创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推进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和创建节水型企业。加快建筑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进海陵海砂开采试点和阳西凤凰岭矿区、阳东红十月锅盖岭矿区等项目。

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臭氧、机动车船、黑臭水体、近岸海域、农业农村等领域攻坚战,确保完成省下达PM2.5和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目标。加快“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固废处理环境园二期、医疗废物焚烧处理工程二期、阳江港一般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开工。严守“三区三线”,落实“四水四定”,大力开展工业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确保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稳定达标。

全文如下:

阳江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4年1月31日在阳江市第八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阳江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余洪波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大会报告我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4年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是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顶住经济下行压力,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勇于开拓、积极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经济总体平稳回升

持续落实“民营经济31条”“制造业当家22条”“降低制造业成本10条”“技改10条”“稳就业16条”等稳经济和惠企利企暖企政策,制定出台激发企业活力、高质量发展、制造强市、“稳外贸6条”“房地产28条”等方案措施。坚持“一周一调度,半月一研判,一月一分析”,持续高频调度经济运行。与全省及大多数地市情况相似,我市多项经济指标没有完成年初预期目标,但是整体实现了恢复发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81.79亿元,同比增长3.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5.74亿元,增长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19.58亿元,增长2.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25亿元,增长3.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157.23亿元和1904.95亿元,增长9.3%和10.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1767元,增长4.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0.8%。

(二)现代产业集聚发展

主导产业持续壮大。绿色能源发展提速,全市各类电力能源建成装机容量2019.7万千瓦,其中绿色能源1487万千瓦、占比73.6%;加快规划建设绿能示范产业园。国际风电城加快建设,粤电青洲一二、明阳青洲四海上风电完成建设,海上风电累计建成500万千瓦;新增三山岛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址纳入省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其中300万千瓦完成竞配并开展前期工作;成功举办海陵岛国际风能大会,成立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专家咨询委员会。装备制造不断壮大,已落户风电装备制造项目38个、总投资约364亿元,中材叶片等项目建成投产,天顺风能、东方海缆等项目加快推进。捷龙三号、长征十一号等运载火箭在阳江附近海域成功发射。新型储能产业加快发展,中国(阳江)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园落户阳东经开区,倬粤锌离子电池生产基地等项目动工建设,峡安储能站并网投产。先进材料持续做强,甬金技改、广青技改等项目建成投产,硬质合金项目部分投产,新兴铸管产品获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海洋牧场基本完成规划编制,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3个,探索开展深蓝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试点,重力式深水网箱增至866口、年产量超10万吨,数量、产量均居全省第二,全球首台风渔一体化智能装备“明渔一号”成功收获第一批近万斤优质金鲳鱼。五金刀剪持续巩固,王麻子新智造基地加快推进。食品加工加快集聚,金龙鱼、安辰蛋白等项目投产,旺渔生物、酷鼠精酿等项目试产,阳西县纳入广东省食品工业培育试点县。

园区建设提质增效。四个县(市、区)省级产业园全部纳入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规划面积超76平方公里,获省第一档资本金2.4亿元,全年承接产业转移项目55个、总投资205亿元。推进实施73个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39.7亿元,启动首个市产业新空间建设,全市园区标准厂房新建成17万平方米,在建33万平方米。阳江高新区申报省合金材料(先进材料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园,阳西园区申报省调味品特色产业园。

产业价值链水平提升。开展技术改造企业178家,实施数字化转型规上工业企业32家,新增百亿级企业1家、规上工业企业83家。百亿级企业增至7家、数量居粤东西北地区前列。翌川科技、世纪青山获评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华远电子、漠阳花粮油挂牌省专精特新专板。广青金属、金风科技获评省级产业链链主企业。阳东区五金刀剪产业集群获评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厨邦获认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拓必拓刀具工业设计中心被评为广东省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喜之郎果冻制品被评为“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实现“零的突破”。

招商引资提质增效。成立招商引资、企业筹建、企业服务三支队伍。持续抓好活动、上门、委托、驻点等招商行动,在上海、杭州、昆山、北京、苏州、武汉、香港等地增设7个招商联络处,成功举办2023世界粤商大会阳江市招商推介会,积极参加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投资中国年”等国家和省的投资促进活动,主动前往东莞、中东等国内外多地开展招商活动17场,上门拜访香港四洲集团、华润集团等目标企业320多家,组织接待上海电气、保力新能源等客商考察180批次。全市签约内外资项目189个、总投资1412.9亿元,分别增长9.2%和15.2%,其中超10亿元项目40个。

(三)内需外贸协同发展

投资保持高位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5%左右,连续8个月位列全省第1位;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8.7%;工业投资增长63.5%,增速居全省第1位;制造业投资增长32.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0.9%。落实“三年工程瞄准两年干”要求,113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76.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12.9%,建成或投产新钢铁120万吨球团等14个项目,新开工建设阳西天然气热冷电联产一期等23个项目。全年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超64亿元,争取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5520万元。全年批准用地9889亩、用海1249公顷,盘活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2.3万亩,获省奖励用地指标8329.5亩。

交通建设再上台阶。举办阳江市交通高质量发展项目推介会,获省交通运输厅作为典型推荐。36个重点交通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30亿元。阳江机场选址通过专家评审。广湛高铁阳江段、阳信高速公路阳江段等项目加快建设;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阳江雅韶至山外东段等项目有序推进。新改建农村公路703公里。阳江港全年吞吐量3686.86万吨,年设计通过能力增加589.5万吨、创历史新高,“阳江—盐田”海铁联运班列完成首发,广泰隆等10个码头泊位建成使用,LNG调峰储气库等码头竣工,阳西电厂等码头动工。

市场消费逐步复苏。打好“消费券+促销活动”组合拳,市县两级共同发放消费券2040.8万元,拉动消费1.04亿元;举办5场大型汽车展销会,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30.1%;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拉动交易额2552.24万元;举办“绿美阳江中国蚝都”“喜迎双节”“夜阳江·越精彩”“舌尖上的相遇”等30场特色促消费活动,发布“漠阳品·幸福购”消费品牌和阳江消费地图,培育阳江十八子首家“中华老字号”。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02.91亿元,增长1.3%。全市邮政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分别增长46.9%和37.7%,增速分别居全省第2位和第1位。

文旅活动精彩纷呈。成功创建东平镇大澳渔村1家4A级旅游景区、阳西县月亮湾等6家3A级旅游景区。“十八子集团工业旅游点”纳入省工业旅游培育资源库。“牧海耕田诗意阳西”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阳春市荣获“中国楹联文化城市”,阳东两安村、八一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南恩路列入省历史文化街区。“南海I号”考古发掘历时十年、全面完成,太傅路、河堤路改造全面推进。成功举办全国帆船冠军赛、阳江国际风筝邀请赛、广东省青少年帆船锦标赛、广东省龙舟邀请赛(阳春)等赛事。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1459.52万人次、增长65.3%,旅游总收入146.92亿元、增长113.1%,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对外贸易逐步企稳。成立稳外贸工作专班,市县联动深入112家重点进出口企业开展外贸保稳提质专项调研。实施“阳货行天下”工程,成功举办第22届中国(阳江)国际五金刀剪博览会,组织企业参加加博会、消博会等重点展会30多场。第133届广交会我市参展企业170家,为历届最多,新参展企业超过40%。引导更多传统外贸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举办首届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峰会、全球五金刀剪行业跨境电商交流会等,新增57家跨境电商企业在海关备案,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全市外贸进出口216.5亿元,下降19.3%;其中,出口144.6亿元,下降19.0%;进口71.9亿元,下降19.8%。

(四)改革创新全面深化

重要改革持续深入。83项重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完成7项便民利企“微改革”,复制推广48项改革创新经验。印发实施《珠海市对口帮扶阳江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营商环境立法工作加快推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获批“一网通办2.0”建设省级试点,新增与梅州等地跨市通办事项313项,实现公共资源交易“不见面开标”“远程异地评标”。完善企业开办“一网通办、一窗通取”机制,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个体工商户服务中心,全年新登记市场主体超4.46万户、企业12854户,分别增长19.4%和41.9%,市场主体数量突破23万家、增长12.8%。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分期竣工联合验收、分期产权登记等新模式,社会投资一般产业类项目审批时间压缩至50个工作日以内。城市信用在全国261个地市排名中跃升至第97名,排全省第6位,居粤东西北首位,取得近三年最佳成绩。深化国企改革,国有资本持续投向交通、能源等领域,加快组建阳江产业高质量发展母基金,市属四大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36.65亿元、增长17.7%。

科技创新有新成果。合金材料、海上风电两大省实验室累计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48项。南中国海海洋气象领域重点实验室、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阳江研发基地等重点科研平台加快建设。创建阳江市中乌巴顿职业培训学校,组建广东海洋大学阳江研究院。探索建设海上风电科技创新试验区。获批设立阳东南药等5个国家级“科技小院”。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7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211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4家。引进中国科学院等高水平创新科研团队4个、企业科技特派员6个,新设省级科技专家工作站1个、博士工作站10个。立项省大专项项目39个、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个、医疗卫生科技计划项目90个。挂牌成立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180件、增长33.3%,新增注册商标3532件。

(五)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

头号工程开局良好。成立市县镇三级“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及7个工作专班实行实体化运作。确定10方面主要任务、57项重点工作,建立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项目清单、改革清单等五张清单。构建“1+N+X”政策体系,已出台政策文件183份,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和亮牌评价方案。积极选树典型,阳西县、东平镇、沙扒镇、春湾镇和53个行政村入选省首批典型县镇村。推动“百校联百县”共建项目23个,创新实施“百社联百村”项目75个,落实企业与镇村结对帮扶项目62个,3个“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爱心帮扶实践入选全省优秀案例。

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制定实施《阳江市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每个县(市、区)重点培育2-3个主导产业,因地制宜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江城区、阳西县成功入选国家级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阳西县、阳春市分别上榜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发展潜力十五强。第四轮珠海对口帮扶团队进驻并组建合作园区管委会,开展新一轮帮扶协作。加强市内县域协作,促进“山海合作”“东西联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阳春市加快建设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北惯镇、春湾镇有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

城镇建设积极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复实施。东平、沙扒等8个镇探索实施“市直管镇”试点,程村镇入选首批全国农业产业强镇。推动县城扩容提质,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行动,改造老旧小区63个,建成社区体育公园8个,新增、改造污水管网超240公里,治理“六乱”3万余宗,完成“三线”下地172公里,城南综合垃圾转运站投入使用,新建东风三路、三环路2座人行天桥,打通蔡屋村路、岭东街2条断头路,三江中路、四围大道、南浦大道、共青湖沿山路等道路通车。全年累计建成5G基站1100座,创建千兆城市的各项指标达到评审标准。

乡村振兴深入实施。粮食播种面积181.83万亩、产量63.53万吨,大豆面积5.01万亩,油料面积31.61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粮油生产目标,全市粮食生产取得二十连丰的可喜成绩;建设高标准农田3万亩,阳西县荣获省田长制先行县综合评价第一档第三名。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筹集驻镇帮镇扶村资金22.49亿元、实施项目1846个,人均可支配收入19081元,增长9.1%。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成8条乡村振兴示范带,531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持续打造“漠阳味道”区域公用品牌,阳东菠萝蜜、圭岗凼仔鱼入选2023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新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新认定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建成漠阳农批粤西水产品交易市场和闸坡国际海产交易市场。纳入省“生产、供销、信用”综合合作试点,建成阳西冷链物流产业园和34个村级供销社,启动建设4个镇级农产品综合服务站。基本完成阳东区省级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任务,全市全部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0万元,被省评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2个。阳春市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阳西县织篢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推广“土地信用中心”“农业生产大托管”等模式。

(六)绿美阳江成效显著

绿美阳江建设全面展开。实施绿美阳江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启动建设阳江金鸡岭森林公园等5个绿美示范点,成功打造森林乡村4个、绿美古树乡村2个、绿美红色乡村2个,海陵岛获评全国“和美海岛”,阳东寿长河红树林湿地挂牌国家湿地公园,阳春成功晋级《绿美广东竞风华》全省十强。全市完成林分优化提升6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2万亩,全市森林蓄积量3039.72万立方米、覆盖率达57.6%。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林下经济总产值达19亿元。打造美丽幸福河湖,建成碧道32.3公里,漠阳江中下游综合治理工程和出海口综合整治工程(一期)加速推进。

生态环保攻坚持续推进。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交办信访案件基本办结。全市空气环境质量AQI达标率96.7%,PM2.5平均浓度为21微克/立方米,8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春夏两季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为97.7%,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土壤环境安全可控,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超33万吨/年。出台《阳江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全市自然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72.1%,整治农村黑臭水体6条、入河(海)排污口180个。“双碳”工作有序开展,印发《阳江市碳达峰实施方案》。阳江高新区创建为省级节水标杆园区,阳江核电、广青压延创建为省级节水标杆企业,认定市级节水型企业6家、清洁生产企业35家。

(七)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十件民生实事如期完成,全市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超过78.7%。首套房贷款“认房不认贷”政策落地实施,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城南公租房二期项目完成配租、惠及困难家庭688户,全市安装二维码门楼牌141.6万张,自建房和城市危旧房排查任务基本完成。新冠疫情防控有序完成“乙类乙管”平稳转段,市第三人民医院搬迁、江城区人民医院新院一期等项目竣工,市中医院通过三甲中医医院复审,阳西县入选广东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在省对地市医改考核中排粤东西北第一。全市实现60周岁以上老年人政府统保全覆盖、每千人口拥有婴幼儿托位数2.77个,超目标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256户,建成“长者饭堂”39家,市综合养护院一期项目完成前期工作。塘坪镇北甘村委会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阳春市获评广东省儿童友好示范县(市、区)。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57.02万人、参保率达98%,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5.6万人、完成省下达任务100.4%。落实人才新政30条,新认定高层次人才259人,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302人。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推进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启动创建“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新建、改扩建阳江一中初中部等学校19所,增加公办学位超2.2万个,累计成立9个教育集团和6个城乡教育共同体推进集团化办学。新增省级科普教育基地6家,阳西县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县。启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试点、清查工作。法治阳江平安阳江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平安建设考评获省通报表扬,阳西县获评省委平安建设最高奖“平安鼎”。稳妥应对5次台风、11轮强降雨等历史性极端天气。积极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能源等重大领域风险,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信访维稳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民宗、外事、统计、人防、双拥、地震、供销、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等工作扎实开展。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新旧动能转换较慢;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发展能级亟待提升;企业

竞争力不强,创税效应不足;营商环境亟待改善,便民利企服务水

平有待提高;投资支撑单一,优质重大项目储备不足;财政运行收

支平衡困难,民生领域短板较多。对于这些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

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意见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433”工作安排,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以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为主题,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阳江新篇章。

202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人均生产总值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农业总产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51人,地表水水质优良率100%,相关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打造珠西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推动“深度融湾”

加快“融湾入圈”步伐。抓好《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发展规划》落地实施,联动珠中江三市协同发展。深入推进新一轮珠海对口帮扶协作,高标准共建产业转移合作园区,深化“反向飞地”“飞海经济”合作。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和珠西都市圈三市在交通、产业、创新、民生、制度等领域的对接融合,积极学习借鉴广东自贸试验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等平台改革创新经验,加快东部融湾、空铁新城、联动发展区等平台建设,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战场。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开展“营商环境年”活动,加快出台《阳江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打造与大湾区“同标高”“零距离”的营商环境。健全市领导挂点联系重点企业等常态化党政企沟通机制和企业服务团队,实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证照分离”“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行工程建设项目“豁免审批”“先建后验”审批新模式。加强“数字政府2.0”建设,推进“数字阳江”一期项目,动工建设市民企业服务中心。落实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部署,清理妨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分类分批建设信用县。加快广东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区建设,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构建融湾综合交通格局。推进阳江机场立项前期工作。加快广湛高铁阳江段建设,积极争取珠海至阳江高铁纳入国家、省相关规划。加快广东滨海旅游公路阳江段、西部沿海高速南联络线、沈海高速公路阳东和阳西支线等建设,推进深圳至南宁高速公路阳江段等项目前期工作,打造“五横五纵”高速公路网。完善“六横六纵”城市交通快捷路网,抓好中洲大道延长线工程、G325 国道改线城区段市政配套完善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打通产学路西段等断头路。推动阳江港21个泊位动工建设投运,强化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推动与广州港集团合作共建“组合港”,打造亿吨大港。争取阳江港海陵湾港区吉树作业区铁路、阳阳铁路扩能改造等项目开工建设。

(二)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按照“十四五”规划项目提前1年全部落地的目标,推动总投资3141.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26.3亿元的126个市重点项目建设,新开工建设项目44个、建成投产项目30个。谋划储备一批优质重大项目,安排开展前期工作预备项目135项,总投资约1791.9亿元,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盘子。发挥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指挥部、并联审批工作专班等机制作用,强化用地用海用能、资金等要素保障。完善投融资机制,用好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国债等资金,加大工业投资、产业投资、政府投资、国企投资等力度,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加快设立“1+N”产业基金,探索“以投促引、以投促产”产业投资模式。

加快提振消费水平。推广“漠阳品·幸福购”消费品牌,认定一批“阳江老字号”,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和批零住宿等大众消费,积极培育体育赛事、夜间经济、直播经济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加快释放养老、托育、家政等服务消费潜力,抓好重要消费节点促消费活动。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指导江城区、阳西县、阳春市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深挖农村消费潜力,完善农村电商、快递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

流通效率。

着力稳定对外贸易。创新举办第23届刀博会,组织企业参加“粤贸全球”境外展会、广交会、进博会等国内外重点展会,赴欧美日韩、东南亚抢订单,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等新兴市场。引导广青、嘉吉、阳西电厂、新钢铁、新兴铸管等企业在我市安排更多进口份额,引导明阳、金风等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在我市出口。推动海陵湾液化天然气重点外资项目按计划投产运营。出台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加快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推动清关中心建成运营。

(三)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产业振兴”

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制造业“五大提升行动”,重点打造“4+4”支柱产业,高水平培育新质生产力。聚焦“四链融合”打造政策体系,出台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政策。加快推进绿能示范产业园建设,打造绿能之都。支持阳东区打造中国(阳江)储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推动倬粤锌离子电池、北京海博思创、大连融科等项目建设,探索“新能源+储能”示范项目。拓展铝钛铜镁合金等高端合金产业,推动广青低碳短流程宽幅不锈钢等项目加快上马、硬质合金等项目建成投产,培育引进先进材料交易市场,建设高端合金材料科创和成果转化产业园。做强数控机床产业,推动铁骑重工、创能精密等项目建成投产,支持阳春打造省数控机床特色园。加快王麻子刀剪项目建设进度,推动广青研发刀具用钢材,推动注册“阳江刀剪”集体商标,着力打造世界五金刀剪之都。加快推进致美斋、高技食品建设,引进功能性食品、粮油深加工等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打造世界级调味品生产基地。力促韩科电器、智通电气等亿元以上项目建成投产,推进阳春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建设,谋划精细化工产业园。

提升企业平台能级。实施“个转企、小升规、规转股、股上市”经营主体培育计划,建立100亿、50亿、20亿级制造业企业培育库,推动“专精特新”向“小巨人”、“单项冠军”方向发展,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规上工业企业50家以上。加快推进英格电气到北交所上市。落实省工业技改“百企千项”示范行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高标准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实施58个年度投资30亿元的园区基础设施项目,新增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力争承接产业转移项目45个以上。全面铺开“园区管委会+国企投资开发公司”运营模式。新增产业园区储备土地8000亩,打造一批精品园区,推进标杆产业园和标准厂房建设,实现企业“拎包入驻”。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好招商引资、企业筹建、企业服务“三支队伍”机制作用,建立重点招商项目库,加快形成洽谈签约、开工建设、投产达产等全链条闭环服务。编制完成阳江市产业地图,完善全产业链招商图谱。开展联合招商、以商引商、头部企业招商、活动平台招商、载体园区招商、中介招商、“飞地”招商,积极参与进博会、消博会、广交会、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等国内外高规格展会和招商会。发挥链主企业作用,精准招引新型储能、先进材料等关键环节的骨干企业。实施“地块招商”,推行“标准地”“带产业项目”“带设计方案”的工业用地出让方式,实施“拿地拿海即开工”改革。建立重点外资项目全链条服务机制,着力招引1-2个3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全年力争签约内外资项目165个以上、总投资1100亿元以上。

(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教兴市”

加强科技创新。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阳江高新区加快创建国家高新区,阳东经开区创建国家级经开区,江城、阳东、阳西创建省级高新区,阳春高新区提质增效,探索“一区多园”新模式。推动规上企业牵头研发机构和高校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广东海洋大学阳江研究院、阳江职院海洋河口渔业研究院、先进合金材料产业成果转化基地等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两大省实验室攻关海上风电和合金材料“卡脖子”难题,争取新的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在阳江布局研发基地,推动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建海上风电联合研究中心,推动“高品质含氮马氏体不锈钢”等关键技术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行动,新增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6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2024年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家、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150家。构建高水平孵化育成体系,加强阳江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国家级孵化器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阳春市、阳西县孵化载体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推动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投入使用。建设教育强市。发挥高校主阵地作用,加快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二期工程、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推动阳江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阳东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选址搬迁,谋划推进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高新校区和海陵校区建设。实施技工教育“强基培优”计划,加快阳江技师学院第四、五期工程建设,创建高水平技工院校。持续巩固“双减”成效,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开展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改革实践,着力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和寄宿制学校等“三所学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9所,新增公办学位7260个。启动市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中心升级改造,推进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校园。

强化人才培育。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实施“十百千万”人才专项行动,组建产业创新人才联盟,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创建,探索“项目+人才”等培育模式。推进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引导和支持研发机构加强与企业、高校的协同合作。实施“漠阳优才计划”,推进漠阳优才数字服务平台建设,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实施“新强师工程”,建成市教师发展中心,培养一批本土“四有”名优骨干教师。强化青年人才培育,提高在阳高校学生留阳就业比例,实施本土人才回流工程。

(五)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工程”,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集聚头号工程资源要素。充实各级指挥办工作力量,建立专班工作统筹调度机制、行业部门“一把手”推进“百千万工程”责任制以及县镇村“一把手”工作责任制,实施好“一图五清单”抓落实机制。加快建立县级镇级财力保障长效机制,优化人才“引育用留管”全链条,用好考核、亮牌等有效手段,加强常态化督导检查。集中力量抓好阳西1个典型县、3个典型镇和53个典型村建设,深入挖掘和打造特色典型。持续开展“镇委书记打擂台”等活动,推动全市上下争先创优、赛龙夺锦。用好“双百行动”、建筑业企业与乡镇结对帮扶、“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百社联百村”等载体,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

持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落实《阳江市支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统筹推进产业兴县、强县富民、县城带动,培育县域主导产业,走好“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加强“山海合作”“东西联动”的县域间协作。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阳春加快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深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抓好医共体、教共体、水共体和交共体建设,促进县域规划建设、基础设施、要素配置、生态环保、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承接用好省级赋权,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自主权。

增强镇级综合服务功能。落实“七个一”建设要求,完善“一镇一方案”,做好美丽圩镇示范创建和典型镇培育工作,打造一批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打造完善的服务圈、兴旺的商业圈、便捷的生活圈。强化镇联城带村的节点功能,抓好春湾镇、北惯镇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建设。深化镇街体制改革,推动赋权强镇、强镇赋权,在东平等中心镇加快开展“市直管镇”试点。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行动。建设和美乡村,做好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扎实推进农村厕所、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三大革命”,力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75%,完成农村公路建设400公里、农村危旧桥梁改造7座。做精现代特色农业“双十工程”,做大做强“漠阳味道”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增5个“粤字号”农业品牌、5个“两品”认证农产品。加快健全以农业生产托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推进供销冷链物流骨干网全面组网投产。拓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动农村“三块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农村基层治理等改革。深入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点状供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等工作,积极推进镇村规划编制试点,构建耕地提质连片、建设用地集约高效、空间形态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格局。

(六)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打造蓝色海洋名片

壮大海上能源产业。推动青洲五、六、七和帆石一、二等项目及电网配套项目建设,抓好新增三山岛300万千瓦项目核准建设,按省部署要求有序推动三山岛700万千瓦项目开展竞争配置工作,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推进阳西电厂7、8号机组、LNG调峰储气库、珠西南外环配套线路工程阳江段等项目,建成天然气管道“县县通”工程等项目。抓好青洲一二海上风电500千伏接入系统工程等项目建设,打造“海上风电+储能”市域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

做强海工装备制造。加快广东(阳江)国际风电城核心区建设,持续完善“一港四中心”生态体系,加快海上风电实验室研发试验基地等项目建设,力促集约化运维中心陆上运维基地动工建设。推动中天科技光纤、宝航重工、特变电工等项目加快建设,组建风电产业联盟,形成以海上风电为龙头的高端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海上风电运维产业,力促中远海运重工华南船舶维修基地等项目尽快落地,谋划布局安装船、运维船等海工装备。推进阳江港丰头作业区和临港产业园建设,拓展海工装备产业发展腹地。

全面建设海洋牧场。树立大食物观,提高深远海捕捞能力,优化深水网箱和近海养殖,积极探索深远海新型装备制造和养殖模式,加快构建集种业、养殖、装备、精深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打造“海上粮仓”。编制完成全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创建全国海水种业示范基地和省级海水种业产业园。探索“海洋牧场+海洋休闲旅游+海上风电”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深蓝现代化海洋牧场试点项目,加快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和广东省海洋渔业跨县集群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海陵—阳西、阳东2个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强化海洋牧场金融支撑,组建产业发展联合体,推动饲料供应、仓储物流、养殖装备建造维修等上下游一体化发展。

(七)推进绿美阳江生态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名片

实施城乡绿化行动。大力实施“六大行动”,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推动阳春、阳西创建县级国家森林城市,全力打造7个绿美示范点。落实林长制,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林分优化提升6万亩、森林抚育提升12万亩,加快推进阳江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打造程村湾万亩红树林示范区。组织开展“我为家乡添片绿”活动,推进新建城市绿道5公里、城市公园优化改造,建设森林乡村6个、绿美古树乡村2个、绿美红色乡村2个,建设高水平城乡一体化绿美环境。严格落实河湖长制,高质量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完成13条河流健康评价和11条岸线保护利用规划,新建碧道15公

里。

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臭氧、机动车船、黑臭水体、近岸海域、农业农村等领域攻坚战,确保完成省下达PM2.5和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目标。加快“无废城市”建设,推动固废处理环境园二期、医疗废物焚烧处理工程二期、阳江港一般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开工。严守“三区三线”,落实“四水四定”,大力开展工业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入河(海)排污口排查整治,确保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稳定达标。

稳妥推进“双碳”工作。推进碳普惠制试点创建,支持海陵岛创建近零碳排放示范区。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推进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施节水技术改造和创建节水型企业。加快建筑业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推进海陵海砂开采试点和阳西凤凰岭矿区、阳东红十月锅盖岭矿区等项目。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建设以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做强“春砂仁”“大八益智”“阳春坚果”等林下经济品牌,推动开展林业碳汇交易,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力争创建1个省级水利风景区。

(八)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打造特色文化名片

推进创建宜居文化名城。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严格对标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标准,积极争取入围提名城市名单。抓好阳江古城保护及活化利用,办好漠阳风筝文化节、南海(阳江)开渔节、高流河墟等传统民俗活动,推动太傅路片区创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建好用好市综合文化中心等文化新地标,升级改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优化提升5个文化馆和48个镇街综合文化站,建设阳江数字文化博物展馆,建成阳西程村蚝文化示范推广基地。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进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高标准实施国土空间规划,打造空铁新城经济区,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实施阳江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安全整治和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漠阳江、那龙河“两江四岸”建设,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推进保障性住房、“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建设,加快51个老旧小区改造,新建5G基站500个,实施城市亮化工程和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智慧化改造工程。

推动全域旅游提档升级。支持阳东、阳西与海陵统筹打造富有特色的海丝文化旅游廊道,支持江城修复保护和活化利用历史文化街区,支持阳春依托山水资源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力促阳春凌霄岩风景区创建5A级景区、阳东珍珠湾等10个景区创建3A级景区。深入推进海丝名城建设,打造海陵国际旅游岛,办好环岛国际马拉松、青少年帆船锦标赛等体育赛事活动,发展帆船帆板、潜水冲浪等滨海运动项目,打造中帆协南方训练基地,建设万豪等高端酒店,加快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项目,形成以“南海I号”为核心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

(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幸福阳江建设

持续高质量实施“民生十大工程”。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全面落实“稳就业16条”,加强就业驿站和零工市场等平台建设,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好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深入实施“三项工程”,建成粤菜师傅阳江菜品研究院,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以上。推进健康阳江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结推广医共体经验,提升高水平医院建设质效,推动阳东区、阳春市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入实施新一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推动市妇幼保健院二期、市人民医院院区升级改造、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验业务用房、阳东公共卫生医院等项目加快建设。落实市“十四五”公共服务清单任务,统筹推进“长者饭堂”建设和运营,推动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提升普惠托育服务能力,加快建成市级示范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推动市综合养护院(一期)、市残疾人托养中心等项目动工,力促市儿童福利院扩建项目尽快建成。稳妥实施社保制度改革,推进“城乡居保镇村通”工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

(十)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法治阳江平安阳江建设

坚守粮食安全底线,深入开展农田整治提升行动,落实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建立五级“田长制”,推进江城“万亩方”省级耕地集中整治区试点工作,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加快推进“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健全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更高水平法治阳江。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防范化解政治、经济、社会、金融、债务、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深入开展维护政治安全十个专项行动和社会矛盾八个专项治理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三治”结合治理体系,推进“1+6+N”工作体系建设,有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阳江。

各位代表,新目标催生新动力,新征程孕育新希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按照市委部署,开拓进取、奋勇争先,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奋力推动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为我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阳江新的更大贡献!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