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收到四川省科技厅正式批文,由中国能建西南院牵头建设的“二郎山高原过渡带电力设施覆冰与安全四川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二郎山野外站)获批,标志着西南院在推动电力气象学科发展、支撑西部地区大规模清洁能源外送、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方面再上新台阶、再获新突破。
二郎山野外站旨在打造高海拔重覆冰特性及电力装备安全领域国际先进的技术创新中心、成果孵化中心、标准培育中心、人才培养中心、科普研学中心,以创建国家级创新试验平台(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目标,将为建立集“基础观测”“试验研究”、“示范合作”三大功能于一体的“国际一流、行业交融、示范引领”大型综合覆冰观测实验研究基地、多行业气象观测研究基地和国家科学数据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二郎山野外站始建于2001年,站址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冷碛镇团结村,海拔约3000米,地处川藏高原气候过渡带内,具有覆冰量级大(最大约90毫米)、覆冰频次高(年平均达30次)、覆冰种类全(雾凇、雨凇、混合均有)等盆地暖湿气候向高原高寒气候过渡的典型代表性,可代表地理气候类似的大范围盆缘高海拔山区的覆冰特性。
二十余年来,二郎山野外站系统开展了区域覆冰形成机理、垂直空间覆冰特征、覆冰预测模型及冰害防治措施等科学研究工作,形成了高海拔、高严寒地区覆冰观测技术方法和标准,发现了覆冰过程时空演变规律,完成了不均匀覆冰和脱冰模拟方法等一系列研究成果,有力支撑了若干超特高压工程建设、运维,对于支撑川藏地区十亿千瓦级清洁能源外送、服务“西电东送”国家战略、保障电力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