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节能 » 余热余压 » 正文

废弃物其实都是被放错位置的资源

日期:2006-04-14    来源:杭州网—杭州日报  作者:佚名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06
04/14
16:58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废弃物其 置的资源

   用水泥窑的余热发电,用垃圾发电,用太阳能热水节电,用生产中当废气排放的二氧化碳回收利用再造啤酒……这是杭州“变废为宝”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投入使用的一个个工程和项目。在今年的“两会”上,“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是代表和委员们的议案、提案或发言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  

  循环经济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是对生态经济、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绿色消费等有利于环境、有利于实现社会经济活动,“低消耗、高效益、低排放”理论和技术的集成和重组,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种实践模式。

  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生产中排放出去的二氧化碳被回收利用做啤酒,这在西湖啤酒公司成为了现实。以前,该公司每年都要花费100万元去购买1000吨的二氧化碳液体,成为公司一笔不小的成本开支。后来,该公司花了400万元从德国购买了一套二氧化碳回收利用设备,做到了二氧化碳100%回收利用,不仅减少了空气污染,而且节省了每年100万元的成本。

  所有废弃物,都是被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发展循环经济,首先要转变的是传统的发展思维和发展模式。改变以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模式,推行节约型生产方式和节约型生活消费方式。

  沈国民委员在提案中说,杭州是一个能源、资源紧缺的城市。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我市必须要坚持和实施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

  节约资源成绩斐然

  在发展循环经济上,杭州成绩斐然。据统计,2004年,我市万元GDP能耗由2001年的0.86吨下降到0.72吨标煤,年均下降4.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由2001年的87%提高到2004年的93%。还有很多数据同样让我们感到振奋和惊喜:2004年已创建省级绿色企业13家,占全省创建企业的1/3;全市共完成了印染、电镀、医药、化工等重点污染行业52家清洁生产企业的试点,占全省完成企业的38%;2004年,全市已有近700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利用或回收各种废弃物1000余万吨,固废回收利用率达93%;去年底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达到99.95%,水泥散装率达到64.68%。

  但杭州的成绩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远远不够。数据显示,杭州工业企业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约40%,比国外先进水平约低5个百分点;火力发电、钢铁、水泥等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还有较大差距;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到65%,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差10个百分点左右。

  未来几年任重道远

  在今年的“两会”上,致公党市委会一份关于“推广中水回用”提案,让人深思。提案中提出,中水是国际公认的第二水源,通过污水处理回用,可以在现有供水量不变的情况下,使城镇的可用水量增加50%以上。但目前杭州市还没有中水回用专项工程,也没有专项资金,缺乏政策上的引导。

  倪闻代表在他的博客上也写道:“在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同时,那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比皆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要素和生态环境制约加剧。”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在“十一五”期间更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等的不懈努力和共同参与。

  代表、委员们发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作为一个主要章节,出现在杭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草案中。杭州将在工业生产、农业、服务业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并且还将组织实施循环经济“770”工程,即建设7个一批示范工程,实施70个左右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推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在未来五年里,将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约用材,提高废弃物回收和再生利用的水平。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建立健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

  许岚代表说,循环经济是以先进生产技术、关键链接技术及废旧资源再利用技术支撑的经济,可能刚开始投入会很大,但从长远看,无论是算经济还是社会账,都是利国利民一举多赢的大好事。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