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场地修复 » 正文

呵护绿水青山 做大金山银山

日期:2017-06-27    来源:中国环境报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7
06/27
09:2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绿水青山 金山银山 环境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省工作时,曾经8次到衢州市视察指导工作,每次必讲生态。对衢州提出明确要求:保护生态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特色产业优势,依靠“绿水青山”求得“金山银山”。近年来,衢州坚定不移的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对衢州发展的科学定位,坚定呵护绿水青山,不断做大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之路,开创衢州更加美好的明天。
 
  6月的衢州,连绵的绿色早已从深山向乡村和城市伸展,大地浓绿一片。沿着衢江岸边行走,可以看见沿途湿地白鹭飞翔,江水清澈明亮,两岸柳树、鲜花争艳;绵延的健身道上,市民或漫步或骑行,舒心惬意……
 
  作为美丽浙江的重要生态屏障,衢州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近年来,衢州立足自身优势,努力探索如何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理论变为现实。
 
  2016年,衢州生态环保工作实现了4个第一、5个100%的优异实绩:出境水质考核优秀全省第一,提前3年消灭劣Ⅴ类断面全省第一,五水共治中环保考核全省第一,PM2.5浓度较2013年下降36.8%,降幅全省第一;水质断面考核“5个100%”。在全省美丽浙江、四边三化考核中获得优秀,“五水共治”三夺大禹鼎。
 
  1月~5月,衢州市区空气质量AQI达标率87.4%,比2016年同期(84.8%)提高2.6%;PM2.5浓度46微克每立方,比2016年同期(50微克每立方)降低4微克每立方。全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达标率均为100%。
 
  如今回首,这座以水为魂的古城,正以卓绝的绿色风姿,全力推进全市域践行“两山”理论示范市创建工作。
 
  ● 打造全市域生态功能区 筑牢钱江源头生态屏障
 
  良好的生态是衢州发展的最大优势和区域核心竞争力。多年来,衢州全面落实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保护和修复并举,狠抓环境治理,确保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坚持全市环境空间管制。修编实施全市环境功能区划,将全市分为自然生态红线区、生态功能保障区、农产品安全保障区、人居环境保障区、环境优化准入区、环境重点准入区等6大类28个环境功能区,实行差别化环境管理。创造性提出建设开化国家公园的战略构想和决策部署,以全域景区化、景区公园化为主线,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在全省率先实行工业项目决策咨询机制,对环保、能耗不达标或不适合在衢州布局的项目,一律予以拒绝,“十二五”以来,否决不符合产业和环保政策的项目400多个,总投资200多亿元。
 
  坚持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并重。以维护钱塘江上游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为重点,加强对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资源重点开发区等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利用。严守森林和林地、湿地、物种三条林业生态保护红线,全市森林覆盖率多年维持在71.5%左右的高位,位列全省第二。结合“五水共治”综合整治工程,在重点流域、中小河道、湖库、湿地和重要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实施生态修复,加大河湖水系连通,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和废弃矿山治理力度,成功创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城市和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
 
  坚持环境质量导向,打好 “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在全省率先开展“共建生态家园”行动,严格落实河长制。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劣V类水质断面、消除黑河臭河垃圾河,出境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合格率连续10年达100%,实现了“一江清水送下游”的庄严承诺。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六大行动,重点抓好工业废气、建筑扬尘、汽车尾气、餐饮油烟、秸秆焚烧“五气”整治,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制定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计划,开展污染土壤风险防控与治理修复工程,已完成全市19块污染场地的排查工作,开展危险废物清零行动,督促危险废物超期贮存企业完成规范清运处置。
 
  ●强化“绿色GDP”理念 努力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衢州市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打开“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努力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产业蓬勃发展。工业提质增效,重点打造氟硅钴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水资源利用、高档特种纸四大产业集群,不断做大生物医药、光伏产业、环保产业等绿色产业,主动融入钱塘江全流域生态经济带,打造绿色产业集聚平台、幸福产业发展高地,工业中重化工业占比从2011年的72.5%降至67.7%。加速发展服务业,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主动融入浙皖闽赣国家东部生态文明旅游区,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大“低、小、散”企业整治力度,“十二五”期间,关停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企业600多家,淘汰落后生产线1000多条。
 
  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全力发展美丽富民经济。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争取到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等一系列试点,成为全国唯一实现循环经济国家级试点的大满贯地级城市,累计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103个,完成投资42.79亿元。持续抓好一村一品、家庭农场、有机农产品培育认证、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和一县一带建设,建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示范点、示范村和示范带,被列为全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整建制推进市和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市、浙江省家庭农场培育发展试点市,并成功承办全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现场会。
 
  ●建设现代田园城市 构筑美丽城乡
 
  2012年初,衢州提出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将城市、山水、田园、生态环境相融合,规划、建设、管理一起抓。通过两轮城市建设“十大专项”,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品位,古城儒风的特色更加鲜明。积极推进省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大力开展城市绿道慢行系统建设和绿化彩化美化,绿色城市效果凸显。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切实做好事关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工作,3次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在全省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四级联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5个县(市、区)创成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建成美丽乡村示范乡镇37个、精品村163个。加强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开展清理河道、清洁乡村专项行动和农村“赤膊墙”整治,以景区建设的理念和标准整治提升村庄环境,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美丽乡村建设由“盆景”变“风景”。 “四边三化”工作成效显著,抓好杭长高铁、高速公路、国省道、衢江水道和城市出入口环境整治,全市共排查整治各类突出问题1.18万个。全力打造全市域四条示范线,各区块“四个一”示范项目和市本级“四溪五路八节点”;衢州市315国道江山段、320国道龙游段被评为全省第一批省级精品示范道路。
 
  ●创新体制机制建设 夯实“两山”实践制度基础
 
  坚持把健全生态制度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和保障,以国家公园体制改革为引领,总结推广开化国家公园试点经验,建立了一批有利于美丽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用严格的法治、完备的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为“两山”实践夯实制度基础。
 
  创新智慧环保执法监管体系,积极引入第三方力量。在全省率先建立智慧环保平台,成立智慧环保监控指挥中心,对重点行业和企业排污口、规模化养殖场和城乡污水处理厂实行24小时在线监控。加大环境执法检查力度,建立健全日常监管和随机抽查机制,推行“零点执法”、错时执法,同时,加强与公安等部门的合作,召开环保公安协作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联席会议,在市领导带领下,组织开展智慧环保亮剑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2016年6月30日,与省环科院合作组建全省首家环境医院,为全市环境监测、在线运维、环保咨询等提供服务需求,并作为重要力量引入环保执法监管。通过实行“政保合作”模式,为企业量身定制合适的安环保险产品,全国首单“安环险”落地衢州,有效发挥商业保险经济助推器、社会稳定器作用。同时,引入第三方安环服务机构,重点为投保企业开展风险评级、安全巡查、安全培训等服务,使保险职能从以往单纯的“赔偿”职能向“过程管理+赔偿”的职能转变。
 
  积极探索建立与生态文明制度相适应的领导干部评价体系、监管体系,以生态文明考核督查机制倒逼转型。从2014年开始,对各县(市、区)取消GDP考核,增设生态环境指标,分值权重达30%以上。2013年首创百个乡镇(街道)分类争先考核,将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划分为经济型、生态型、复合型三种类型,环境保护作为共性指标和“一票否决”事项,引导差异化发展。2014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乡镇(街道)交界断面水质监测、考核全覆盖,对不合格乡镇进行约谈。
 
  10多年的不懈探索,“两山”重要思想在衢州全市已深入人心并成为生动实践。放眼未来,衢州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民更安康。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