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是今年上海市政府的实事项目之一。 5月15日,“国际家庭日”举行了项目的启动仪式。实行垃圾源头分类和减量是低碳生活的重要基础。目前,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状况如何?对生活垃圾的处理状况如何?普通市民愿意为垃圾分类作出自己什么样的贡献?上海市妇联、解放日报社会调查中心、神州调查数据采集中心和QQsurvey中国在线调研联合进行“垃圾分类,我们如何行动”的社会调查。
此次调查以在线形式进行。共获得有效样本1000份。其中,男性45%,女性55%;黄浦、静安、卢湾区占20%,徐汇、长宁、虹口、浦东新区占30%,闵行、闸北、普陀、杨浦区占20%,嘉定、宝山区占10%,青浦、松江、金山、崇明、奉贤等区县占20%;24岁及以下占10%,25岁至35岁占20%,36岁至45岁占35%,46岁至60岁占25%,61岁及以上占10%;家庭月收入4000元及以下占20%,4001元至6000元占40%,6001元至10000元占20%,10001元及以上20%;家中常住人口为3人的占57.6%。
您现在怎么处理您家里的生活垃圾
当低碳成为现代人的共识的时候,那么,就有一个现实而直接的问题放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的生活,从哪个环节步入低碳?于是, “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的理念就成为了上海这个城市,这个城市的居民,步入一个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切入口。
如何处理家庭的废弃物,或者说得通俗点,如何处理您家的生活垃圾?就直接摆在我们的面前。
其实,在多年以前,不少上海市民有垃圾分类的习惯,旧报纸,甚至牙膏皮、女孩剪下的头发,吃剩晒干的肉骨头、甲鱼背壳、晒干的鸡素分门别类,体现出主妇的勤劳与节俭。本次调查显示:有59.9%的受访者表示,会 “把旧报纸、塑料瓶回收,其他扔掉”;有27.4%的受访者会把 “所有垃圾放塑料袋扔掉”;值得欣喜的是,有12.7%的受访者表示,会 “自己分类、分门别类处理”。
有意思的是,本次调查显示,在这次推出的表示不同垃圾的标识中,受访者对可回收垃圾标志的识别率最高,达到51.7%;对不可回收垃圾标志的识别率为23.6%;废电池回收标志,只有18.6%的市民回答正确。
生活垃圾还会进行第二次分类。那就是物业公司的垃圾清理者,以及垃圾堆场的 “拾荒者”,他们在居民分拣出最有价值的废弃物以后,再次挑选还有价值的东西,他们是简单的规模效益。然后,剩下的是没有直接价值的真正的垃圾,包括不少有害垃圾,对环境的伤害也最大,处理这些垃圾,投入的成本巨大而收益最小。说到底,这些垃圾就是由纳税人来承担,由整个社会来承担。家庭生活垃圾,不是个人家庭的事情,而是一个城市,甚至一个社会必须面对的大问题。
分类的理由:利用和减量显然,目前市民和垃圾清理者的自觉分类是粗放型的,注重的是直接的价值。但是,本次调查表明,受访者在接受垃圾分类的理念是,更多是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有62.9%的受访者非常同意 “能够对可以重复利用的垃圾进行回收”;有5成以上的受访者非常赞同垃圾分类是 “低碳生活的基本要求”。垃圾分类是 “减少处理垃圾的社会成本”;是 “公民意识的具体表现”,是 “垃圾减量化的基本要求”也获得认可。
显然,在上海实施垃圾分类活动有着很高的群众基础。调查还发现,受访者对于垃圾的可否利用也有清醒的认识。在可以利用的生活垃圾中,易拉罐、办公所用的纸张被8成以上的受访者认可;牛奶盒、旧报纸、废旧金属被7成以上的受访者认可;烟头、餐饮垃圾、油漆涂料等化工产品,还有医疗垃圾等被受访者认为是最不能回收利用的垃圾。
不少受访者表示,垃圾分类最重要的是选取可以利用的充分利用,由此达到垃圾减量的目的,同时,对于不能利用的,需采取集中或无害化处理。
此外,问及受访者所了解的垃圾分类方式, 73.2%选择“可利用和不可利用需分开”, 59.7%选择 “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 51.9%选择 “有害和无害需分开”, 47.3%选择“干湿分开”, 31.4%选择 “按照垃圾的化学特性分类”。可见,对于垃圾分类,上海市民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在具体实施垃圾分类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规模化操作,确保有效实施。
重要的是操作简单
尽管受访者的认识理性而冷静,但是,面对一袋小小的垃圾,变换一个处理方式,意味着改变了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调查中,有9成以上的受访者表示,上海市曾经推行过垃圾分类,但是,效果却不能让人满意,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对于先前开展的垃圾分类活动效果不佳的原因,65.8%的市民认为是 “分类太复杂,不知道如何操作”,60.9%的市民认为 “百姓把垃圾分类,处理单位集中混合处理,分了也没用”;此外, 41.3%的市民认为 “百姓不了解分类的好处”, 40.0%的市民认为 “环保意识弱,分类和我没关系”。
显然,当一个措施需要改变市民生活习惯的时候,需要有一个 “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渐进过程。不少受访者表示,这次实行的垃圾分类就比较简单,便于操作,推行起来,相对也比较顺利。
其次,对于分类后的垃圾的处理情况,市民也希望过程能够公开,换言之,什么垃圾由哪个行业或单位来处理,怎么处理,效果如何?老百姓知道了,分类的积极性也就高了。受访者陈女士解释说: “原本说,电池会污染环境,大家把电池集中扔到指定的回收箱里。我儿子那时读小学,还上街去宣传呢。可是,后来听说电池收集起来后,没有厂家集中处理,还是扔到垃圾堆场。这样的处理,老百姓当然不会再把电池从垃圾里分拣出来。”
有成效,愿意掏钱买垃圾袋
对于2011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之一的 “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要先行”活动,市民的了解程度如何?响应程度又怎么样呢?
有39.7%的受访者表示, “知道,很了解”;有54.0%的受访者表示 “听说,不了解”;只有6.3%的受访者表示 “不知道”。
一些受访者表示:垃圾分类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市政府从小处着手,做低碳的大文章,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更有意思的是,在发达国家,不少家庭的生活垃圾的投放处置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那么,上海市民对此怎么看,是不是也愿意自己掏钱,处置自己的生活垃圾呢?调查结果表明,市民有着很高的积极性。在回答 “您会自己掏钱购买分类垃圾桶或者垃圾袋来自觉对垃圾分类吗?”这个选项时:位列第一的是看效果决定是否掏钱;其次是有32.5%的受访者表示无条件愿意;表示不愿意掏钱的为19.3%。
毫无疑问,上海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很理性,态度也很诚恳,或许,这就是垃圾分类能够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我们生活习惯的强大基础。
坚持数年,必有成效
目前,垃圾分类还只是在本市部分地区进行试点,对此,受访者感觉这样的做法比较好,上海是个特大型的城市,各个住宅小区有自己的特点,马上铺开,效果未必会让人满意。通过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长期坚持,必能达到目标。调查显示,上海市民对于上海全面实行垃圾分类,抱有较高的期望值。有55.7%的受访者认为在3-5年间,上海就能全面实行垃圾分类:还有34.1%的受访者认为这个目标需要5年以上。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不少市民尽管支持推行垃圾分类,但是在具体措施上仍有一定的分歧,例如对于 “旧家具旧家电”选择 “设单独堆放点”和 “分类投放”的比例分别为41.3%和38.6%,几乎不相上下;对于 “玻璃制品”,有44.7%的市民选择 “分类投放”的同时,还有26.1%和27.4%的市民选择 “设单独堆放点”和 “单独设容器”。同时,还有超过5成的受访者认为,玻璃也应该列入专项回收的范围。这也提醒我们,在组织实施垃圾分类活动时,还是应该根据居民的实际情况、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调整以满足市民的需求,从而使得效果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