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小小的节能灯在2007年的中国成为关注的焦点。中国政府在这一年提出,采取财政补贴的办法支持大宗用户和城乡居民使用高效照明产品,以此替代在用的白炽灯和其他低效照明产品。
“今年计划推广高效照明产品的数量是5000万支,最重要的是,我们将通过积累经验,逐步建立起一套促进高效节能产品推广的有效机制,涉及的产品包括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等等。”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指出。
“2007年是节能减排政策组合出台的关键之年,中央财政也在这一年共安排235亿元用于支持节能减排。”张少春26日在此间举行的全国财政节能减排工作会议上介绍,投入在今后还会进一步加大。
2007年被很多业内专家称为是中国节能减排的关键之年,然而各方传来的消息显示,中国节能减排的形势依然严峻。国务院于近日下发通知,节能减排已成为政府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有关专家指出,从公共财政理论来看,节能减排应该是公共财政支持的重要内容,因为在市场条件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不愿意在节能减排方面增加投入,需要政府的干预来弥补市场的不足。
事实上,不仅是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对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也纷纷开始加大,2007年,江苏省将省级财政增收的50%用于节能减排,山西省安排15亿元、山东省安排12亿元用于支持本省的节能减排。
“为保证中央财政安排的235亿元资金充分发挥使用效果,我们实行了‘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办法。”张少春介绍,这突出表现在财政对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上。
目前,中国重点企业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0%至40%,一些重大节能技术应用也非常有限,所以实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是实现节能目标最直接、最迅速、最有力的一项措施。
据介绍,今年中国共对700个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奖励,如果全部改造完成,可实现节能量3000多万吨标准煤,预计“十一五”期间将由此实现节能量1.3亿吨标准煤。“这将根本改变中国重点产品能耗过高和重大节能技术运用不够的局面。”张少春介绍。
此外,为确保“十一五”期间污水处理率从目前的52%提高到80%,中央财政还考虑追加专项资金,对中西部地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给予支持。2007年,中央财政共投入该建设65亿元。
淘汰落后产能同样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方面,也被视作是促进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据介绍,目前,中央财政已采取专项转移支付的方式,对中西部地区电力、钢铁、造纸等13个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给予奖励,奖励标准将采取逐年退坡方式,鼓励地方早淘汰。
中央财政还同时将资金投向了节能减排的基础建设上。2007年,财政部与发改委共安排资金20亿元用于支持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体系和环境监察执法体系建设。据介绍,近期中央财政还将下达污染源监督性监测运行费用补助等相关资金。
“为支持‘三河三湖’和松花江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中央财政今年还安排了50亿元资金,专项用于‘三河三湖’以及松花江污染治理。”张少春介绍,同时,还将积极探索建立跨流域、跨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