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安全优质的土壤,哪有放心的菜篮子、米袋子、水缸子?‘毒地’上建起来的房子,再漂亮也不是安全的家。”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周建民的发言令人警醒。
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唐明也忧心忡忡地指出,“黑土变毒土,土壤污染致粮食年产减少100亿公斤”。
说实话,土壤污染本不是什么新鲜话题。然而,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的今天,它犹如一块疮疤令人触目惊心。两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指出,目前,我国重度污染的土地在1%左右。土壤污染是一种隐性污染,它通过蕴含其中的水和生长其上的生物给人类带来危害。一些见诸报端的“地方病”和“癌症村”,多是土壤污染的极端事例。“生病”的土壤威胁着我们舌尖上的安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治理土壤污染刻不容缓。
然而,土壤污染治理又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国中央财政投入300亿元来修复污染的土壤,但还远远不够。专家测算,仅我国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即使采取成本最低的植物修复法,每公顷修复成本需要30万元,全部所需资金将高达6万亿元。资金缺口巨大,加上一些地方缺乏有效手段减少土壤污染,致使土壤污染有愈演愈烈之势。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当务之急是从源头预防抓起。应采用立法等硬约束手段来加以管控,既要控制排放废弃物污染耕地,同时也要明确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治理。一些地方开展土壤定期监测,对防治土壤污染十分重要。国土资源部门已在倾力开展这一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直到全国形成一个落实到基层、层层负责的土壤污染监测体系,相信定会使土壤污染防治取得成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土壤污染也不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让“生病”的耕地恢复健康是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