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流域治理 » 正文

为环保设备“烂尾”之殇画上句号

日期:2016-03-25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6
03/25
14:1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资讯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环保监管 环保设备建设

这厢,国家提倡生态文明建设,资金扶持不间断,配套政策接二连三,开源、节流、治污染,助力全面小康;那厢,污水处理厂变成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闲置,循环水设备歇息,环保设备竟成摆设。

近日,一则名为“深圳洗车循环水设备九成遭闲置,一年洗掉两个西湖”的新闻火遍了网络,引发民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按道理说,近年来,“环保”成为力推的重点之一,甚至已经写入十三五规划,支柱地位逐渐彰显,国家和各地政府在政策和资金等多方面释放红利,强势促进环保设备发展,加快环保设施建设,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有一些环保设施倒在了“最后一公里”,或被光明正大闲置,或被偷偷摸摸停用,经不起五花八门手段的折腾,最终沦为摆设。

“行百里者半九十”,生态环境的恶化非一朝一夕,其治理与维护同样不能一蹴而就,但这不代表能够放松懈怠。作为一种系统性的工程,如果在落地实施和监管方面不能持之以恒,前面所做的努力必然毁于一旦。

从近年来发生的诸如此类的事件上可以发现一个共同的规律,即各级环保部门在推动环保设备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无所作为,相反,在高层强音和国家政策的引导扶持下,地方环保工作已经取得不小的成绩,但真正落地的“前夕”,在具体的企业或个人层面出现纰漏。个种原因,值得深思。

首先是配套细则法规的缺失,导致相关法律规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规可循,一些企业或个人钻漏洞的情况出现。其次是政策制定者与监管机构的“甩手”,导致后续监管的发力,导致各式问题的浮现。最后是违法违规者的惩罚力度不够,使一些非法之徒肆无忌惮,酿成更大的环境破坏。

找到了核心问题所在,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完善配套加强监管,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监督举报,对违法者严惩不贷,对执法不力者同样不手软……事无巨细,法不容情。如此,环保的最后一公里方能打破,环保设备设施“烂尾”之殇才会画上休止符。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文章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
×

购买阅读券

×

20张阅读券

2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

  • ¥40.0
  • 60张阅读券

    6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49.9

  • ¥120.0
  • 150张阅读券

    1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99.9

  • ¥300.0
  • 350张阅读券

    350条信息永久阅读权限

    199.9

  • ¥700.0
  • 请输入手机号:
  • 注:请仔细核对手机号以便购买成功!

    应付金额:¥19.9

  • 使用微信扫码支付
  • 同意并接受 个人订阅服务协议

    退款类型:

      01.支付成功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2.付款后文章内容截图 *

    • 上传截图,有助于商家更好的处理售后问题(请上传jpg格式截图)

      03.商户单号 *

      04.问题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