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场地修复 » 正文

谣言粉碎机:那些年困扰我们的环保谣言

日期:2016-04-01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6
04/01
13:40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环保谣言 环保圈 雾霾

谣言年年有,这些年特别多。生态环保方面的流言同样不少,地沟油、雾霾、新能源汽车、环保酵素及废旧衣物等等,涉及各个领域个大方面,程度有深有浅,影响面之广令人汗颜。借着愚人节,老崔带您扒一扒那些年困扰我们的环保谣言。流言止于智者,勿被谣言所愚弄。

4月1日,愚人节。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网络上的信息也似雾里开花水中望月,叫人分不清是是非非。环保圈内同样不甚清明,为此,在这特殊的节日,老崔摘取近年来比较火热的环保谣言,来一个粉碎。

谣言一:地沟油比砒霜要毒100倍

几年前,地沟油回流进入餐饮行业的报道让民众谈之色变,造成了社会的民众的广泛忧虑,从而掀起了一股对于“地沟油”违法活动人人喊打的社会舆论。“地沟油比砒霜要毒100倍”的消息更是传遍了网络,不少媒体相继报道,直到现在仍不时见其踪迹,那么事实真相如何呢?

据研究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回应:关于“地沟油”的数量和毒性的报道有所夸大。何东平表示:““地沟油”中含有黄曲霉素,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但它在“地沟油”中的含量微乎其微。”

也就是说,“‘地沟油’毒性是砒霜的100倍”的说法是媒体的断章取义,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地沟油’中所含的黄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的100倍”,主语完全被置换!“地沟油”的毒性取决于其黄曲霉毒素的含量,但如果“地沟油”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其毒性不会比普通食用油更大。

专家的语意被曲解,又有多少媒体报道了其辟谣言论?

谣言二:雾霾的产生是因为核污染

2013年,在大众都还在探寻雾霾元凶时,网络上曾出现一个蹿红的网帖,宣称找到了雾霾的真正原因,“空气中含有放射性元素铀导致北方地区大范围雾霾的出现”。

环保部也明确表示,截至目前,我国已在所有省会城市和部分地级市设立了167个空气放射性水平自动监测站,可连续监测伽玛空气吸收剂量率、连续进行空气气溶胶取样,近些年的结果显示,没有监测到异常人工放射性核素。

此外还有两点已经被证伪的谣言:

①雾霾使得鲜肺变黑肺。研究称有实验显示老鼠肺部在进行PM2.5灌入试验后,六天变成黑色。专家对此解释说,可吸入颗粒物由于粒径较小,可吸入体内在肺部累计,这本质上没有问题。实际上,即便在正常环境生活的人,在年老时肺部也会出现部分黑色斑点,但让不少人害怕的黑肺对比图并非是人们日常理解的“吸入雾霾”导致的,而是通过在城市中心收集PM2.5制作悬浊液,直接灌注进鼠肺后导致的,这实际上已经是一种极端的肺损伤情况。而注意在雾霾时减少户外活动,合理使用口罩,过滤器等器材,可以有效避免吸入PM2.5。

②飞机上拍摄的灰蒙蒙的“雾霾层”。从2014到2015年,一张视角在飞机上拍摄云层的图片反复在网络上热传,但专家辟谣,科学分析来看,这张图片拍摄的不是雾霾。造成空气污染的成分主要是颗粒物,而他们都主要聚焦在大气边界层的范围内,简单来说,最高大概也就在两三百米的高空之下。而被认为是“高空雾霾图”中拍摄的,则是位于千米甚至几千米以上的对流层顶部甚至是平流层中。事实上,我们经常在重污染发生时,谈及逆温层较低,导致空气不利扩散,污染物持续累积,也可以从侧面证明,飞行在几千米的高空中难以看到北京的雾霾。

谣言三:空气加湿器必然引发肺炎

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新病名叫“加湿器肺炎”,和空调病类似,都是由家用电器的不科学使用引起的。

“加湿器使用过程中会引发哮喘或肺炎,这个说法没有科学依据,至今也没有发现这样的病例。”专家说,没必要对此焦虑,不过长时间使用加湿器后,室内湿度会过高,潮湿的环境确实会给霉菌提供滋生条件,对部分呼吸道疾病的易感人群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当室内湿度达到合适的程度时(冬天室内湿度一般保持在40%至60%即可),就可关掉加湿器。

再有,要注意按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对加湿器进行及时清洁和消毒,避免加湿器中的霉菌等微生物随“吐”出的气雾进入空气,还有,要注意使用干净的清水,有条件的话也可用纯净水。

此外,有人喜欢往加湿器中添加杀菌剂、精油等物料,认为这样能加强杀菌防流感的作用。对此,专家说,这些添加剂一般颗粒比较大,如果长时间使用并吸入体内后,容易加重呼吸系统负担,从而引起不适。另外,添加剂的气化过程会进一步加重白雾的生成,而且杀菌剂有较强的刺激性,会进一步损伤气道黏膜,所以不建议添加香薰、醋等物。

一句话,加湿器怎么用都没问题,但要定期消毒、清洗,保证机器上没有病原菌。

谣言四:新能源汽车污染更严重

新能源汽车头顶着环保光环,在政策的扶持下,迅速在传统汽车市场攻营拔寨。近两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截止2015年我国累计生产和销售能源汽车34万辆和33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3倍和3.4倍,一跃成为新能源汽车产销第一大国。

然而,关于新能源汽车是否环保的争论却一直从未停息。不少专家言辞凿凿的指出新能源汽车尤其纯电动汽车并不环保,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甚至高于传统燃油车,推广新能源汽车没有意义。恰逢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骗补丑闻被揭发,一时间新能源汽车从天之骄子到过街老鼠。那么,新能源汽车的环保性究竟如何?如果新能源汽车不环保,推广发展的意义又何在?

环保部机动车污染防治中心副主任丁焰认为,以目前的发电方式和生产方式,如果做全周期评价的话,电动汽车是否绝对环保确实存在较大争议:“单纯的从环境的角度讲,新能源汽车整个生命周期里面确实不一定是很环保的。”

众所周知,电动汽车电动汽车清洁、高效和低噪音而得推广,但总有人声称电动只是换个方式的污染,有人说,电动汽车用的是电,而在燃煤发电的过程中就会有污染。这样的说法很显然偷换了概念,11月18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与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联合发布《中国煤电产能过剩及投资泡沫研究》。报告指出,以煤电为主的火电项目增长,将在“十三五”期间造成超过2亿千瓦的装机过剩,车辆大多都是白天行驶晚上休息,电动汽车完全可以利用中国的峰谷电差,晚上充电。

即便电动汽车不在晚上充电,燃煤发电工业生产的废料都是进行集中回收处理的,但是燃油车的尾气排放直接排放于大气中,无法进行任何有效的控制和回收,谁的污染更高显而易见。另外,随着电力结构的不断优化,我国火电的比例将逐步减低,核电、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的比例越来越高,清洁能源占的比例会越来越高,电动汽车资源网小编相信,在未来,清洁能源发电才是电的主要来源。

[pagebreak]

谣言五:神奇的环保酵素保护地球

什么是“环保酵素”?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个陌生词汇。可是在环保潮人眼里,它可是一种神奇的液体。就像明星们街拍时挎的爱马仕、普拉达一样,环保酵素是环保界的最佳单品。

台州学院环境工程系朱华跃老师认为,“酵素其实是一种酶,作为洗涤催化剂使用,是有效果的。”朱华跃说,“需要注意的是,厨余垃圾有很多种,制作酵素必须用未加工的蔬菜、水果残渣,一旦混杂了油、盐、脂肪等杂质,做出来的酵素就不纯了,清洁功能也会大大降低。”

而酵素能够净化河流的说法,朱华跃认为有待考证。“纯的酵素是有净化水的效果,但家庭制作的酵素如果成分不纯,反而会影响河流生态;比如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是衡量河流水质的两个重要指标,酵素的倾倒可能会引起这两个指标波动。”

业内人士表示,酵素的“环保”,更多是被商家和环保人士炒起来的概念。“作为洗涤剂、肥料使用的确有益,是否真能净化水和空气,改善生存环境,目前国内还没有科学、权威的说法。”

“如果真要利用到河流治理,需要使用大量酵素进一步实验。此外,每条河流存在的污染和问题各不相同,也不能一概而论。”她提醒广大酵素爱好者,现阶段,最好将酵素停留在居家使用上,不要私自往河流里倾倒。

谣言六:中医药方和吃蔬菜防雾霾

近年来,受连续雾霾天气影响,不少民众都出现咽喉部不适、咳嗽等呼吸道相关症状,于是乎很多号称具有“防霾护肺”“清肺明目”的中药产品普遍受到青睐,多吃蔬菜防雾霾的说法广为流传,网上、微信朋友圈中各种中药配方的自制“防雾霾清肺茶”一时间也被纷纷转发效仿。

那么“防雾霾清肺茶”到底功效如何?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肺病科主任医师刘恩顺表示,防雾霾首先要做好防护,避免过度吸入及暴露。药物调理应当以祛湿化浊、清肺理气为主,但具有这些功效的中药材品种繁多,而且并非所有人都适合服用,用药前需咨询专业医师,遵医嘱对症对人确定药方,也不建议市民盲目根据网传的“防雾霾清肺茶”自制饮品服用。例如,有的“防雾霾清肺茶”配方包括罗汉果、乌梅、百合、广金钱草、罗布麻,但实际上其中罗汉果、百合等确实有润肺止咳作用,但乌梅敛肺,广金钱草清热除湿、利尿通淋,罗布麻清热平肝、利水消肿,对清肺防雾霾效果不大。

防雾霾不能乱投医、瞎用药,一些中成药宣传“能够直接预防和抵御雾霾”的说法目前尚没有经过临床验证。民众应对空气污染的最有效做法是雾霾天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必须外出时戴口罩做好防护。

谣言七:捐赠的旧衣物被用于慈善

在浙江杭州,从2014年4月开始,一只专“吃”废旧衣物的“大熊猫”出现在了各大小区里。人们被告知,投进“大熊猫”的废旧衣物中八成新以上的将用于慈善捐赠;八成新以下的则由废品回收公司经过处理后,再次成为纺织原料,与相应的企业合作制成再生产品。然而事实真相如何呢?你捐赠出去的旧衣服真的按照预定流程做了慈善与正规回收吗?

就在两个月前,媒体曝光了上海的旧衣回收箱以公益之名获利,而回收公司更是“挂羊头卖狗肉”,导致旧衣物直接违规流向了二手市场或焚烧炉的惊人消息,那么杭州的情况又是怎么样呢?

据杭州电视台记者暗访,杭州慈善捐赠的旧衣物,竟然流到了江苏旧衣市场。

调查证明,旧衣服的流向已经很明确:根本就没有用于慈善捐赠,而是直接卖给了收购站。收购站收购之后卖给谁呢?实际上,对于一些不算太旧的衣服,也会进行分拣、熨烫。如此说来,这些衣服很可能会回流市场。

涉事企业负责人介绍,公司每天通过“大熊猫”能回收三、四吨衣服,其中只有10%用于慈善捐赠,剩下的九成衣物有一部分被卖掉,一部分被处理再利用。

然而,与这个公益项目相关的职能部门,包括民政、城管委等是否对“大熊猫”里废旧衣物的真正去向有所了解呢?

对此,杭州市城管委介绍说:“所有操作都是由企业自己来操作的,因为一开始推广的时候涉及到很多社区,那么由城管来协调各个社区,先设一批熊猫桶进去。现在等于说一个阶段的工作已经完成了。我们的话就是对他收运的情况进行协调、指导,这种管理是有的,但是真正的清运和处置不是城管来负责的。”

结束语:流言止于智者

《荀子·大略》有言:“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信息时代,面对网络上的流言蜚语,作为接收者兼传播者,我们理应多一分理智,多一些质疑精神,而不是毫无分辨的全盘接受。

当然,如果媒体多一份良心,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谣言满天飞的情况多少会有所收敛,多方举措齐头并进,网络自然会少些“雾霾”,环保也必然多些清明。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