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移动源和工业生产贡献率分别占26%、24%和23%
南通市近日公布PM2.5源解析结果,南通市PM2.5来源中,本地污染排放贡献占51%~73%,平均为62%;外地污染排放贡献为27%~49%,平均为38%。本地各类污染源排放分担率分别为:燃煤26%、移动源24%、工业生产23%、扬尘18%、其他9%。
“与已发布源解析结果的上海、南京等城市相比,南通市的燃煤贡献率、扬尘贡献率相对较高,这与本市燃煤主要集中在发电、热电行业的产业结构,以及工地施工面积较大、部分道路路况较差有关。”南通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钱震告诉记者。
PM2.5作为南通市环境空气污染的首要指标,呈现冬春高、夏秋低的变化特征。南通市PM2.5化学组分复杂,二次生成为主,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是主要化学组分,占总质量的40%左右。
针对源解析的结果,南通市下一步将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我们将从控煤、治车、降尘、重污染预警等方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南通市环保局污防处处长葛文华告诉记者。
根据源解析结果,实现精准化治霾,南通市已经排出了时间表和任务图。2016年底前,基本淘汰黄标车。建设排气污染监管系统,通过智能化监管,逐步形成跨区域的黄标车区域连片限行格局。加快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在公交、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和政府机关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2017年底前,南通市四大发电厂12台发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改造,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在现行排放标准基础上分别再下降50%、40%、50%。完成燃煤热电企业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提标改造。
同时,南通市将强化预警预报,联防重污染天气。与长三角城市加强合作,结合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完善大气预测预报系统。根据预测预报结果,在重污染天气来临前,提前采取相应管控措施。( 闫艳 仇晓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