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瀚蓝牵头,连云港新江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深度解毒与低碳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以下简称“飞灰资源化技术”)项目科技成果通过鉴定,为解决长期困扰焚烧行业的飞灰处置难题提供有效路径,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各级政策频出
鼓励飞灰处置方式向资源化利用转变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以下简称“飞灰”)是指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的烟气净化系统捕集物和烟道及烟囱底部沉降的底灰。由于富含重金属(如Pb、Cd、Zn)、二噁英及可溶性盐(如氯化物)等,飞灰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需严格管控。我国的飞灰处置仍以固化/稳定化后填埋为主。一方面,飞灰填埋处置需永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全国多地飞灰填埋场库容饱和、选址困难,每年的飞灰填埋量已达1000万吨以上;另一方面,飞灰固化填埋还可能面临长期的环境风险。此外,飞灰高效资源化技术研发滞后,已成为垃圾焚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要求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飞灰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我国飞灰填埋困境和潜在环境风险的必由之路,也是结构性减碳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和部分地方政府不断出台政策文件或制订地方立法,鼓励开展飞灰资源化利用。
2025年2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 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明确各地要结合实际推动逐步减少飞灰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填埋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飞灰零填埋,同时鼓励飞灰等危险废物无害化预处理后综合利用。
成功突破飞灰资源化技术
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全新路径
瀚蓝基于对飞灰资源化是必然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判断,自2020年起,成立专项研发团队,围绕“二噁英低温催化降解-低耗脱盐与盐产物深度资源化-高稳定性低碳建材制备与应用”技术思路,系统开展飞灰深度解毒与低碳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历经5年攻关,团队通过大量的中试数据验证,飞灰在水洗脱氯后进入空气气氛、350℃条件下的专用催化裂解炉,并经过30分钟的反应后,其氯含量、重金属及二噁英等关键性能指标均优于《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 》(HJ1134—2020)的标准要求,创新形成了飞灰低温催化、高效降解二噁英的自主核心专利技术与关键装备,对推动我国垃圾焚烧飞灰全量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有效路径。
日前,瀚蓝飞灰资源化技术成果已成功通过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组织的专家鉴定。本次鉴定委员会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侯立安院士等7位权威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成果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的飞灰低温含氧气氛二噁英催化降解与促溶水洗低耗脱盐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探索废弃物高值化利用
打造“废物-资源-产品”的绿色闭环
脱毒飞灰可广泛应用于制备各种建材原料,如生产水稳料、混凝土、石膏等,减少天然资源开采,同时为该飞灰资源化工艺技术不受地域限制使用提供了可能;水洗液中富含盐分资源,通过分盐提纯技术,可提取出高附加值的钾盐和钠盐进行市场销售,实现了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和高值化利用,逐步打造“废物-资源-产品”的绿色闭环,助力循环经济和“双碳”目标实现,同时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飞灰资源化项目将依托瀚蓝产业园模式,充分利用园区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蒸汽、电力、废气协同处理设施等资源,实现能源高效协同利用、污染物达标排放,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和提升经济效益,助力打造标杆低碳园区。
飞灰资源化技术的突破不仅是一项科技成就,更是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深远影响。未来,瀚蓝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持续探索飞灰的资源化、高值化利用技术,大力推进技术成果落地转化,助力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无废城市”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