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固废处理 » 垃圾处理 » 正文

田园净土遭遇污染 农村环境拉响警报

日期:2016-05-30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6
05/30
13:5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农村环境 生态保护 生态修复

中国农村环境正拉响警报。一方面,工业和城市污染正向农业农村转移排放;另一方面,来自农业本身的污染也相当惊人: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农田残膜等农业废弃物不合理处置,曾经的“田园净土”正经历各类污染的侵害。

食品安全有没有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环节有没有保障,尤其是生产源头。源头有保障,“舌尖安全”多半也能让人放心。

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新品种层出不穷,种类日益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品种增加也导致农资废弃物增加,加上回收体系不健全,诸如旧秧盘、农药瓶、农药袋等被大量丢弃在田间地头,导致农资污染日趋复杂化,呈现出“旧污未去,新污又来”的态势。

根据相关数据推算,在我国每亩农田上残留的农药包装物为5-10个,每年的农药包装废弃物约有10-15万吨。而这也仅是农药,如果加上地膜等残留物,这个数据是很庞大的。

此前,住建部等十部门联合发文向农村垃圾宣战,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农村畜禽粪便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农膜回收率达80%以上。

在此之前的1999年,我国就实施了《包装资源回收利用暂行管理办法》;2015年,环保部发布了《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明确了“谁生产谁负责、谁销售谁回收、谁使用谁交回”的原则。今年5月份出台的《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中,则要求到2030年全国基本实现农业废弃物趋零排放。

政策频出足以说明国家在农田废弃物管理方面的动作频频,但事实上,农田废弃物回收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参与程度的高低。由于农业面源污染的随机性大,如果不能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要想收集散落在田间数以万计的废弃物的成本将是巨大的,也很难持久。

环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关键要落到实处,要有让公众做起来不难又愿意去做的办法。具体到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借助经济手段调动农民积极性不失为一种办法,这种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当然,从长远来看,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还应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起来,把治理好农村的环境卫生作为终极目标。通过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提高农民自觉保护环境卫生的意识,逐步实现农民自发自觉的回收农田废弃物。

示范:农用生产废弃物回收率可达90%

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县锣圩镇各村,可以看见一个个崭新的垃圾池坐落在田间地头,“有了这个垃圾池方便又环保,以前随手扔农药瓶、塑料膜的行为也越来越少了。”那琅村村支书潘自梅说。据悉,近段时间以来,该镇通过垃圾池建设、宣传回收、治污净化、巡查整治等措施,持续巩固生态乡村活动成果,并取得成效。

锣圩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年农业生产总值逾10亿元,但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破坏了田园的环境。为更好地治理这些田园垃圾,该镇制定垃圾池建设实施方案,累计投入资金5.2万元完成26个行政村52个田园垃圾池的建设工作。据了解,田园垃圾池建好后,村民自觉性提高,农用生产废弃物回收率可达90%。同时,该镇充分利用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这一有利时机,开展全方位的“清洁田园”宣传活动,积极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到田园清洁行动中。据统计,该镇竖立“清洁田园”标识牌286块,悬挂横幅31条,张贴标语200张,发放宣传资料1000份。

为完善养殖场清污分流和粪尿的干湿分离等基础设施建设,该镇督促各大养殖场配套建好粪污处理基础设施,并组织技术人员对养殖户主进行培训,推广畜禽废渣综合利用技术。同时,加大人饮工程项目的推进力度,以保证近6000人饮水健康。此外,该镇还成立巡查整治队定期或不定期到市场、村屯卫生死角等重点地方进行巡查或回访,配合镇村干部及保洁员开展集中整治,引导村民自觉做好“门前三包”等工作,确保清洁工作落到实处。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