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是企业的良心,担当是企业的灵魂,我们深知作为一家公众公司,在努力实现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近年来清新环境通过持续的创新,以更高效、更经济、更节能的污染治理技术,协助众多工业伙伴实现清洁可持续的发展。”在6月6日由新华社全媒体“发现中国创造力”组委会主办的“清新环境纪录治霾践行者”公益活动上,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新环境”)董事长张开元发表了上述观点。该活动旨在纪录并向全社会展现为治理雾霾做出积极努力的组织与个人,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召唤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出席本次活动的环保部原总工程师、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会长杨朝飞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尤其强调,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企业的环境意识、全社会的环境意识。
“作为一家以环境治理为主业的企业,选择了环保就是选择了一份责任!”张开元在会议致辞中说道,“不断为社会奉献出先进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来有效实现节能减排就是企业最大的责任,同时,还要积极努力,汇聚更多的力量参与到环境改善中来,实现社会的清洁发展!”张开元的发言语气铿锵、坚定有力。但谁会想到这是一个刚刚做完手术,还未痊愈的病人。也正是他的这份始终坚持“同呼吸共奋斗”的治霾理念及社会责任意识,推动了清新环境在火电清洁发展上的砥砺前行。
成立15年来,清新环境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不断在节能减排技术上推陈出新、精益求精,先后自主研发出各项核心技术几十项,是我国环保行业首批具有节能减排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企业之一。在业界看来,清新环境更难能可贵的是,始终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发展电力环保事业,公开分享核心专利技术的他们以更高效、更经济、更节能的环保解决方案为工业伙伴实现清洁可持续发展,进而在治霾突围之路协力共进。
众所周知,2014年,清新环境成功开发出新型超低排放技术──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深度净化技术(以下简称“SPC-3D技术”)。该技术集多项专利技术于一体,至今已助力我国两百四十余台燃煤发电机组实现了烟尘的超低排放。当会议播放的宣传片向大家呈现神华神东电力万州电厂的集控室显示屏时,一组排放数据颇为引人注意:烟尘排放浓度为2.1毫克每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3.4毫克每立方米、氮氧化物排放浓度为20.4毫克每立方米。探索事实真相,以数据说话,污染物达到超低排放的标准已能说明SPC-3D技术正是实现超低排放的可行性技术路径。大唐云冈电厂、国华孟津电厂、华润首阳山电厂、神华安庆电厂等在内的百余台火电机组技术的成功应用便是最有力的佐证。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是推动火电不断朝着更低排放、更低能耗迈进的根本,如今,获得技术分享的企业已经将SPC—3D技术应用在更多的火电厂上,依靠行业的力量,将更快更好地实现清洁化利用。
随着国家超低排放政策的大力推广与实施,电力领域的烟气治理工作不断走向深入。未来,清新环境还将重点参与到烟气治理水平较低的非电领域,助力更多的工业企业实现清洁发展。在国家绿色生态文明发展理念逐渐深入的同时,公众对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环境治理从气、水、固等多方面全面改善已经成为必然。
为此,本次活动在众多环境保护践行者中推选出十个治霾践行组织和个人荣获“治霾践行者”称号,将“治霾在行动”及“清新环境纪录治霾践行者”正式更名为“治污在行动”及“清新环境纪录治污践行者”,并成立“治污在行动”联盟,旨在凝聚更多领域内的环保力量,推动经济社会绿色清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