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份备受瞩目的“土十条”,能否让我们脚下的土地更洁净?能否让百姓住得安心?笔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有关专家。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土壤污染事件主要集中在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两大方面。“土十条”能否让百姓住得安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谷庆宝说,“土十条”的实施,意味着食品和人居环境更安全了。他表示,从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方面对土壤加以管理,是对我国土壤的一次顶层设计。
“土十条”提出,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对建设用地实施准入管理,建立建设用地调查评估制度,逐步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分用途明确管理措施。
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研究员王夏晖说,不同于大气和水污染,土壤污染隐蔽性强、可迁移和稀释能力弱。土地利用和城镇建设时要尽量避免严重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为学校、住宅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特别强调,工业项目一定要向园区集中,实现空间隔离,远离农业产区。
已经被污染的土地,该怎么办?根据“土十条”,对受污染耕地不能简单采用弃耕或改变为建设用地等方式处理,需要按照“依土定用、土尽其用”的原则,采用农艺措施调控、替代品种种植、种植结构调整等方式,阻断土壤中污染物向农产品转移。
据介绍,一些工业进程更早的国家,受污染严重的土地被建成大型森林公园,通过广种树木植被、建立生态系统等使土壤得以自然修复。
土地出了污染问题,谁来负责?土壤具有鲜明的公共属性。土壤污染的治理和预防,理应由各个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土十条”提出,强化地方政府土壤污染防治责任、落实排污企业主体责任、构建多方参与的土壤环境治理体系等措施,通过建立终身责任追究机制,落实政府、企业责任。
工矿企业生产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是造成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谷庆宝表示,企业必须对自己生产场址的污染负全责,无论是建厂前、生产中,还是厂房关闭,都需要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环境管理体系。
“我国目前土壤监管仍较为薄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陈同斌说,“土十条”在一定程度上理顺了我国土壤环境监管体制。
“土十条”提出,明确地方各级城乡规划部门、国土资源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在土壤管理方面的职责,建立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间的信息沟通机制,实行联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