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召开公司碳盘查总结暨应对全国碳交易市场工作会之后,华电又发布了我国首个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作为五大发电之一的华电采取的一系列针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动作,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电力行业整体对碳减排的高度关注。
“十二五”期间,国家不断更新针对燃煤电厂的排放标准。从“史上最严”到“超低排放”,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浓度大幅下降。在常规减排设备的安装上,全国脱硫机组占比由2010年的82.6提高到今年的96%,脱硝机组比例更是由12.7%跃升至87%。各家环保公司对于超低排放实施方法的探索,也使得超低排放改造从最开始的一筹莫展,到现在多种成熟的超低排放改造技术路线,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容量机组的改造需求。2015年底《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工作方案》的发布,更是用政策手段,加速了这些技术的应用落实。
诚然,常规污染物减排技术仍然需要不断改良完善,以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水平,并将电厂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推广到其他高污染工业行业中。但随着技术发展,改造成本及工期均在逐渐缩减,越来越多的电厂实现超低排放,各集团、地区均表示在2017、2018年完成旗下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对于碳减排的“提前布局”已成为各家电企关注的新焦点。
我国曾明确提出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电力行业作为第一阶段涵盖的八个工业部门之一,在碳排放量上占据很大比重。在多种发电形式当中,煤电燃烧煤炭对于碳排放量的贡献最为明显,通过调结构来控制煤炭消费总量也就成为控制碳排放总量最为直接明确的手段。
然而,对于燃煤电厂自身而言,发电量是电厂需要全力确保的核心利益,减少发电来减少碳排放显然不是电厂可以接受的。通过精细管理,在生产及节能减排设备运行的流程中降低二氧化碳的产生,是目前燃煤电厂实现碳减排的主要手段。
除煤炭自身的碳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以二氧化碳形式排出之外,脱硫环节使用的石子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从而增加整个流程的碳排放量;而不同产区的煤炭受地质等因素影响,其中碳及其他元素含量占比及燃烧后产生的气体组成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燃煤电厂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努力降低煤耗,另一方面平衡好发电效率、污染排放,通过科学掺配燃料,改良脱硫工艺等手段,在保证效益和污染物排放达标的同时,逐步提高碳减排水平,为未来的碳交易体系建立打好现实基础。这也正是碳盘查工作以及确立碳排放标准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