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前,“土十条”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出台实施;半个月后,有关“土十条”的话题仍在继续,但已经没有最初的热度。“冷静”下来之后,“土十条”将何去何从?企业又将如何应对突然而至的“恩宠”?
万众瞩目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十条”)历经波折总算在2016年5月31日横空出世,不少涉“土”企业纷纷高呼:深耕行业多年,终于迎来了风口!
自“土十条”出台到现在,已经半月有余,各大媒体疯狂报道的浪潮也已经逐渐平息。由此引发的土壤修复产业市场热度仍在,需要一段很长时间消化。
资金问题
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治理不同,土壤污染修复所需的资金数量庞大,堪称巨量,因此业界才有“改革开放30多年积累的财富全部用于污染土壤修复都不够”诸如此类耸人听闻的说法。
作为阻碍土壤修复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资金问题从一开始便如影随形。从目前来看,我国土壤修复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政府资金占比高达75%。过度依赖政府资金,健康合理的盈利模式无法构建,已经成为极大掣肘。
盈利模式的掣肘作用非常明显,譬如“十二五”期间,土壤污染治理获得300亿元的中央财政拨款,正常情况下,300亿元应该带动地方社会资金超千亿元,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地方资金投入远低于预期。抛砖引玉的大好初衷,换来的是,玉没引来,引来的还是一块砖。
PPP模式、BOT模式、第三方治理等商业模式的创新由于花样繁多的原因不能有效落地,土壤修复的核心难题无法突破。
这些,将是“土十条”实施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必然遭遇的难题。
责任判定
钱从哪里来?对于这样的疑问,中国环保在线认为,解决资金困局,即构建完整商业模式的决定因素,是污染和治理责任的判定。
又名《综合环境反应补偿与责任法》的美国《超级基金法》,对治理污染责任主体的判定可以称得上是“全球最严”。
“土十条”明确提出“污染治理和修复终身责任制”与“谁污染谁治理”,与美国超级基金法的力度不相伯仲。
超级基金法规定,建立信托基金,并明确治理费用承担者承担的范围及财政担保等,将判定责任后的具体事项加以落实。相较而言,“土十条”在这方面存在明显的漏洞,“责任人”负责的具体形式,是缴纳治理资金还是委托第三方治理等,并没有作出规定。污染企业通过这个漏洞,可以完全逃避治理责任。
企业方向
根据市场解读,“土十条”出台推动的产业链,可以拉动GDP约2.7万亿,新增就业人口200万以上。似乎一个超万亿的市场蓝海已然成型,等待的就是企业千帆竞发,逐鹿分羹。对于这么一个张力无限的市场,企业又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前进才不至于人仰马翻?
在“土十条”之前,水、大气、固废处理领域“低价竞标”、“战国时代”、“市场红海”等意味深长的词语已经把环保产业搅得风云变色,对于一个新开辟的超级市场,涉“土”企业所面临的首要难题便是跨过技术门槛。
资本逐利是天性,土壤修复领域由于准入门槛过低,现有企业众多,跨界者也不少,市场饱和趋势已经开始显露。
虽然“土十条”颁布半月,预测市场多大、蓝海是否会变红海、行业重组洗牌大潮何时到来等问题,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作为最终的参与主体,企业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