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固废处理 » 危废处置 » 正文

危废处理领域洗牌在即 新版名录提振作用明显

日期:2016-07-11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6
07/11
14:21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危废处理 危险废物 危废处理行业

新版《国家危废名录》的即将出台,为危废处理领域吹来了一阵久违的春风。不过技术水平低、市场不均衡、行业门槛高、投资风险等问题仍旧是危废处理领域的莫大阻碍。不过随着国家政策的收紧,危废处理行业空间进一步扩大值得期待。

业内相关研究表明,国内危废产生量按照年增长率12.0%计算,2016年的产生量将达4850万吨,到2020年将为7620万吨。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我国的危废产生量达4220万吨,处理量(包括资源利用和无害化处置)3570万吨,处理率为83.6%,危废处理量低于产生量,处理能力整体供应短缺。即将于8月1日实施的新版《国家危废名录》,能否打破危废处理的瓶颈吗?

业内流传一种说法,我国目前危废实际年产量超7000万吨,而危废实际处理处置量仅占当年危废产生量的38%左右,且历史已累积大量危废。

如此庞大的危废产生量,就算新版名录出台,在处理的过程中也将遭遇莫大的阻力。具体而言,这些阻力主要来源以几大方面:

技术水平低,分布不均,市场不平衡

“目前国内危废处理技术水平不能适应危废处理行业发展需要。”业内人士表示,有的危废处理设施由于技术工艺简陋,设备运行不稳,导致处理能力低、利用率低,或者处理过程中造成二次污染。

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研究显示,我国危废产生量与处理能力地区分布不均,危废处理供需市场不平衡。据了解,我国危废产生区域目前主要分布在东部及国西北部的工业化地区。危废处理项目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如华东及华南,其中江苏、浙江、上海和广东处理项目较集中,处理能力强。而山东和我国西北部也是危废产生集中地区,其处理能力却严重不足。

另外,我国危废处置能力高度分散,规模较大的公司不多。据沙利文咨询公司统计,东江环保、威立雅(中国)、新天地环境集团等十大公司仅占我国总设计处理能力的6.8%。不过,近年来,危废处理行业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淘汰整合趋势。

行业门槛偏高

危废处理需要相应资质,技术要求高,行业壁垒相对高于环保其他细分子行业。资金及技术相对欠缺的中小企业较难取得相应资质进入危废处理行业。

当前准入门槛中过于刻板地做了产能限制和技术细节规定。这增加了审批、监管的成本,减少了竞争、创新的空间。

当前各地在规划危废处理企业时,常带有计划经济的思维,预设了未来危险废物回收行业的垄断性质。而更糟的是,行政垄断的企业还能不断获得无差别的退税补贴。

不过,随着危废市场的进一步规范,资金雄厚、技术实力强的民企和国企将会在市场规范化的进程中获益。

投资风险仍存

随着危废处理标准的提升,预计未来数年将会有更强烈的技术提升需求。当前行业供需两头旺,危废处理产业前景可观。但是,危废投资仍有风险。

危废处理的投资风险主要是,其一,政策风险,政府政策是中国危化处理行业的主要推动因素之一,政府政策重点改变、政策执行力度不大预期以及政府资金短缺等因素都会给行业发展造成影响;

其二,项目风险,危化处理许多项目仍处于产业化初期,在技术路径选择和产业化实际效益上存在风险;

其三,竞争风险,当前危废处理的市场比较分散,随着行业发展日益规范,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行业有望迎来一次并购整合浪潮。

危废处理的发展前瞻

自从2013年6月两高司法解释出台,大幅加强排污企业的惩罚力度,一直推动着危险废物处理行业的规范化和整合。目前全国合法处理资质能力大多分散在小型民企的手中,监管加强以后,小型民企处理成本上升,行业集中度有不断提升的趋势。

危废处理实行资质审核制度,通过正规渠道核准的危废处理率不足20%,且中小企业多、规范少、市场无序化竞争严重。未来市场弥合资质趋严下正规、大型、规模化的危废处置企业存机遇。

相信随着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国家对于环境刑事案件的追责愈发严格,名录会进一步扩充规范。相关企业对鉴别和处理的要求会进一步提高,会有更多第三方机构鉴定及危险废物处理需求,危废处理行业空间进一步扩大可期。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