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0个项目、12.04万元的总投资、覆盖达到19个行业的PPP项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正成为一项主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措施,然而,财政部与发改委对其管理职责如何划分,也成为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日前,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在成都带队对四川省PPP工作开展调研督导期间表示,要进一步明确要求财政部要发挥好在公共服务领域推进PPP工作的牵头作用。
随后,国家发改委网站也发布了《七大传统基础设施领域做好PPP有关工作》的通知。据了解,PPP项目,最先由财政部推动,随后发改委也加入,可以说,两部委管理职能均与PPP项目有关联。
似乎是“九龙治水”在困扰着PPP项目的发展。在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就内部职责分工等问题,没有统一协调好,有些各自为政的味道。
宋清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目前ppp项目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ppp项目运作模式机制与管理经验相对不足的问题。
这也意味着,虽然PPP项目在发展中能够推动结构性改革,但是在实践中还有一些“瑕疵”,只有政府与企业建立相互信任的机制,PPP项目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功效。
“PPP模式最大的特点是邀请社会资本参与进来,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参与,如何保证民营企业愿意参与进来成为关键所在。”宋清辉认为,关键还是处理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推动国家“新36条”的重点工作加以充分落实,让民营企业参与过程中的“天花板”真正消失,给予其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我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为稳增长,国务院也多次表示要突出稳增长,并提出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电信、能源等领域。在此背景下,被业内称之为“36条”的规则也在我国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出炉。此后,多个部委也密集出台了相关行业的细则。
可以说,民营经济,不仅是我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主体,扩大民营经济发展空间,对于稳增长有直接的作用。
“必要时采取政府补贴机制,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调整投资回报率,形成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这样才能对社会资本产生吸引力。”宋清辉说,作为政府的一方更是应该充分行使好自己的管理职能,对PPP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法规制度缺失、政府权责划分不清、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进行改进,同时,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以保证PPP项目所颁布的政策、规定,地方政府要保证落实到位,否则,PPP仍将回到以前的老路,即仍在国企和地方政府之间徘徊,或者出现“与民争利”以及民营企业是“二等公民”现象。
那么,对于两部委的职责划分方面不清晰,是否会对地方PPP项目实际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扰呢?宋清辉表示,PPP职责分工不明晰、不明确,必然会对地方PPP项目实际工作造成困扰。PPP模式本来就是为了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将PPP模式切割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不同模块,将会给实际的执行者带来困扰和不良影响。
宋清辉认为,PPP政策亟须统一口径,应由一个部门集中发布,否则给市场一种各自为政的错觉,反过来会影响PPP项目的开展。
针对PPP项目热潮背后的职责分工问题,似乎迎来了转机。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听取了PPP项目模式推广情况汇报后认为,PPP项目模式方面,存在政策衔接配套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会上提出为推进PPP模式给出了四大举措,并对职责分工给予了明确的答案。
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之后,财政部与发改委负责人都表示,PPP项目分工一锤定音,今后在推进PPP工作职责分工中会更加明确。
据了解,发改委负责传统基础设施领域的PPP项目,公共服务领域PPP项目由财政部牵头负责。这也意味着,此次会议不仅厘清了相关部委的职责,随后也会有针对PPP项目模式的配套政策会逐步出台。
另据了解,火热的PPP项目立法也正在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