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流域治理 » 正文

甘肃白银:治理重金属污染河道2.83公里

日期:2016-09-06    来源:新华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6
09/06
16:5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生态修复 流域治理

蓝天白云下,绿草伴绿树,茂盛地生长于河沟两岸。轻风掠过,沟底的清波泛着涟漪向着远处的黄河静静流去。在洒水喷头的滋润下,两岸成簇的葵花正在生长,朵朵向阳开。

这里是中国“铜城”——甘肃省白银市东大沟日前完工的第三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河道。夏末秋初,在这段总长2.83公里的河道周围已没有了原来重金属污染的痕迹,而“变脸”为如今的草木芳菲。

“去年刚来的时候,这个地方整个被废渣废料堆满了。味道刺鼻,人简直难以下脚。”负责施工的某公司工程技术部经理介绍,当时东大沟河道里的底泥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这说明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从去年6月开始,在一、二期成功治理东大沟重金属污染河道7.62公里的基础上,白银市依托国家和甘肃省环保综合治理工程,斥资1529万元,实施了东大沟第三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

“整个工程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废渣和垃圾消杀清运、工程掩埋处理,然后再对河道底泥的重金属污染部分进行严格技术处理,最后进行两岸植被恢复、植树绿化、栽花种草等生态恢复工程。”施工经理说。

据了解,全长38公里的东大沟是黄河上游的一条排污口。在2013年3月当地实施综合治理工程之前,东大沟沿途分布着大大小小20余家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大量含有铜、铅、锌、镉、砷等重金属的废水被排入黄河,致使沿岸生态环境和黄河水质严重受损。

按照当地政府制定的东大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计划,从现在起至2020年,白银市将继续通过综合整治,进一步削减重金属污染排放量,以期更有效地改善东大沟流域水体和底泥环境质量,确保东大沟入黄河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五类标准要求,并逐步恢复流域生态环境,保障生态安全。

“我们已向甘肃省发改委申报了东大沟第四期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计划。”白银市环境科学研究所驻东大沟工地代表张星吉介绍,得到批复后,白银市将在第一时间实施治理工程。“下一步我们打算把剩余的东大沟河道重金属污染的底泥全部治理完毕,达标排放,保障黄河水质安全,保障当地生态环境安全。”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