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微笑曲线”加速上扬,蓝天白云常驻深圳的背后,印证的是其省委、省政府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大决心,转型升级、断腕治污的大气魄,先行先试、精准管控的大智慧。如今,深圳在VOCs治理战役中已走在全国前列,并已探索出一套值得借鉴的经验。
自上世纪90年代初起,深圳市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污染物排放也迅猛增长,大气环境下降。2004年,深圳全年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处于灰霾笼罩之下,2008年,全市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量高达19.1万吨。
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针对VOC排放的投诉逐步增加,社会各界治理大气污染的呼声日益高涨,深圳市委、市政府着眼长远,不惜牺牲部分经济利益,把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为市民创造绿色福利的重要内容。
深圳,再次走在全国之前
据广东省环保厅介绍,早在2012年,广东省环保厅就已经印发了《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严格控制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的意见》,同时要求在广州、深圳、东莞、佛山、中山5市率先开展VOCs污染防治试点工作,并将石油、化工列为排放VOCs的重点产业进行重点监控。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要求各地推进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在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
2015年,以北京征收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为信号,全国开始了这场对“VOCs”的围捕才逐渐蔓延。
谋划先一着,应对早一步,深圳以排头兵的姿态先行先试,引领大气治理工作不断前行。
多措并举治理
在VOC的治理中,深圳人居环境委员会多措并举保证治理质量。其中,新、改、扩建VOCs项目都实施严格的环评审批。逐家企业下达废气排放整治要求。2014年7月底前未实施废气末端治理或有机废气收集率、净化率未达到90%以上的企业,应改造生产线,实施低VOCs原辅材料替代。
此外,治理中建设废气治理设施,包括委托有资质检测机构监测VOCs排放情况,家具、印刷、制鞋、汽车制造行业企业每半年监测一次,其余行业每年监测一次。企业未设置规范排放口导致无法监测的按不达标排放处理。辖区内无牌无证及未经环评审批的涂装生产线也遭到关停。
在治理的同时,涉VOCs企业改造或治理企业也能得到一定额度补贴,保证治理积极性。市、区政府采购部门设置定点采购准入门槛被调整,办公家私、印刷、汽车维修等政府定点招标采购企业强制要求使用低VOCs原辅材料
在治理和环保宣传方面,也组织各大家具卖场宣传家具环保标志制度,向消费者讲解溶剂型涂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推荐具有环保标志的家具,鼓励消费者主动选择环保型家具。
交出完美“答卷”
经过几年治理,深圳市VOCs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重点行业VOCs排放有效减少。根据2014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全市VOCs排放总量为12.2万吨,比2008年下降36%,家具制造行业VOCs排放下降77%。以家具制造企业为例,从2010年开始,全市共有565家撤除或搬迁涂装生产线,全行业关停112条无牌、无证涂装生产线,每年减少VOCs排放3万余吨。
今年上半年,深圳市经济交出靓丽成绩单——全市生产总值8608.88亿元,GDP同比增长8.6%,同期高于全省7.4%、全国6.7%的增速。与此同时,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在环境保护部公布的全国城市排名中稳居前十。
经济和环境成绩均可圈可点,这背后是深圳市决策者扎实工作、科学谋划和高瞻远瞩的理念。深圳提出“速度终有上限、质量永无止境”,在经济新常态下,坚持创新驱动、质量引领,扎扎实实走内涵式、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深圳VOCs治理经验分享
深圳市VOCs治理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治理经验。
一是坚持源头控制为主,末端治理为辅的原则。从源头上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降低VOCs排放,同时要求企业建立原辅料使用量、末端治理设施运营情况及危险废物转移联动等台账,以便接受环保部门检查。
二是法规先行,编制特区技术规范。先后印发相关地方标准,并协调行业协会采用绿色环保共同行动方案,实现生产过程中VOCs的大幅减排。
三是分行业推进,杜绝行业内企业观望。在推进家具制造、电子制造、汽车维修、自行车制造、包装印刷等行业VOCs治理工程中,采用整体推进、各个击破的原则,由行业内规模以上企业率先改造,形成示范效果后在行业内迅速推广。
四是综合应用经济、行政等手段促进VOCs整治工作。给予涉VOCs技术改造或治理企业一定额度的补贴,并鼓励先进适用的VOCs处理技术开发、产品研发、设备生产等项目申报专项资金。
五是相关方各尽其责。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办公室,有效利用治污保洁、蓝天工程等各个考核平台推进各方工作,在此基础上,积极利用“深莞惠”“深港”等区域合作平台加强区域大气环境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