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垃圾处理行业随着市场进一步呈现集约化趋势,专业运营商的竞争优势越发凸显,地方产能将大概率被行业龙头企业整合,行业集中度继续提高。未来具有核心技术研发、设备研制、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等全产业链一体化运作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近期,发改委、住建部发布《“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了加快处理设施建设、推动建立回收新模式、加大存量治理力度、推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等六大主要任务。总投资约1924亿元。
《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底,全国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能力占无害化处理总能力的50%以上,其中东部地区达到60%以上,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垃圾得到有效分类,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其中,规划明确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两个主要方向:1、垃圾焚烧将继续作为当前最符合国情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得到大力支持;2、生活垃圾填埋场功能逐步转向。
规划“十三五”期间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49万吨/日、焚烧占比50%以上,意味着新增无害化处理产能中80%都为垃圾焚烧项目,生活垃圾焚烧方向受益明显。
同时,在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现状下,原生垃圾“零填埋”将逐步成为发展趋势。在未来,垃圾填埋场将会从以前的普通生活垃圾填埋向处置生活垃圾焚烧填埋物转型,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后的水、气、渣,如稳定化飞灰和炉渣,低浓度的填埋气体、硫化氢气体,以及低浓度渗滤液残余液等。通过角色定位的变化,在完成填埋场转型的同时,继续推动垃圾焚烧产能的扩大。
从处置效益的角度,焚烧方式明显胜过传统填埋技术;从市场效益看,垃圾焚烧处理量从2009年的0.20亿吨,急速增长至2013年的0.46亿吨,4年复合增长率达23%;占总处理量的比例也从2009年的18%,持续攀升至2013年的27%。面对持续增长的人口、经济发展水平及平均收入,中国的城填化进程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势必大幅增加。加之国家政策大力鼓励下,垃圾焚烧市场前景可期。
根据E20研究院的统计,截至2014年5月末,我国垃圾焚烧总处理能力(含已运营、在建、拟建以及已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的项目)达31.00万吨/日;其中位居行业前五名的企业处理能力合计为13.08万吨/日,市场份额达40%以上,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
2015年,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23.3万吨/日,2020年将达到40万吨/日。运营方面,至2015年底,城镇垃圾处理的年运营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210亿元,焚烧的年市场运营规模将达到60亿-120亿元,至2020年,垃圾焚烧运营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元。
目前,国内有一大批垃圾焚烧项目投入建设。截至今年6月底,在垃圾焚烧项目建设方面,国内已经投入189亿元,去年全年投入为292亿元。“可以看出,在垃圾焚烧项目连续上马的情况下,今年的垃圾焚烧项目投资建设规模依然有着大幅上涨。”2015年全年垃圾焚烧规模增加5.5万吨,而今年上半年规模就有3.8万吨。也就是说,2016年行业建设规模依然会有约50%的增速。“我们预估‘十三五’期间,城镇垃圾焚烧市场总规模在900亿元左右。”
对此,有机构预计,“十三五”期间垃圾焚烧产能将年均复合增长18%,而龙头企业获取融资的能力更强,预计这些企业的表现将领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