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月1日起,国家标准《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将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意味着将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口罩为雾霾天人们的日常出行保驾护航。
每到秋冬季节,不少人都会佩戴防雾霾口罩,目前市场上的PM2.5防护口罩不仅价格差异较大,从几元至上百元不等,防护功能也相差甚多,不少口罩打着防PM2.5的名号,防护效果却并不理想。民用防护口罩市场的混乱,主要还是源于该产品的无标可依。
口罩新国标11月1日实施
在口罩需求量暴增之时,市民群众不禁要问,什么样的口罩才能更好的防雾霾?防霾口罩究竟有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日前,《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发布,并将于2016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据悉,国家标准《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是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填补了空白。该标准明确,防护效果级别是根据国家空气质量标准中空气质量类别设置的,由低到高依次分为四级:D级、C级、B级、A级。
A级防护口罩是在室外PM2.5浓度达500微克每立方米,也就是严重污染时使用;B级防护口罩适用于严重污染(PM2.5浓度350微克每立方米)及以下污染;C级适用于重度(PM2.5浓度250微克每立方米)及以下污染;D级适用于中度(PM2.5浓度150微克每立方米)及以下污染。
中国环保在线认为,规范的出台势必有助于改变我国民用防护口罩市场无标可依、无标可查的混乱现象,更是给生活在“十面霾伏”环境下的人们提供了一本权威的防霾口罩购买指南。
儿童口罩标准依旧“难产”
遗憾的是,儿童口罩标准依然“难产”。新国标明确称“不适用于儿童用口罩”,原因在于儿童身体差异比较大,数据采集难。专属于儿童的口罩标准出台还遥遥无期。
不得不说,新规实施“儿童标准”置于其后,这与在市场拥有极大份额的儿童口罩产生了极大矛盾。这不仅是防护性口罩市场的漏洞,导致儿童口罩市场鱼龙混杂,更多的映射出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弱化。参与起草标准的专家透露,儿童口罩的标准未纳入新规,主要是儿童身体差异比较大,数据采集难。
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王健教授介绍,相比成人而言,儿童作为体质较弱的群体,由于身体各脏器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免疫水平较低,抵抗力较弱,在雾霾天气更容易被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侵害。同时,儿童的鼻腔较成人短,上气道防御外来侵害的能力较弱,对不良天气也就更为敏感。在雾霾天气下,PM2.5颗粒携带的各种有害物质易诱发鼻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对呼吸系统的黏膜也会造成损伤。
把成人口罩改小而作为儿童口罩替代品,依然是当下最主要的措施。但“成人口罩缩小版”跟真正的儿童口罩有着本质上的差别,这也是社会各界强烈呼吁补齐儿童口罩标准短板的原因所在。
总结: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总体而言,此次新规出台实施,从出发点到落脚点可谓众望所归。但具体规范细节有待完善。要提高对市场各个对象的统筹兼顾,细化市场结构。更要体现出社会应有的人文情怀,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尤其是把未成年人保护作为一项硬性的法律责任,明确立法与市场应尽的义务。就防治本身而言,既要高度重视防霾口罩的市场标准,又要有治理污染源头的意识与手段。标本兼治,真正让儿童在洁净的空气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