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环境治理 » 场地修复 » 正文

多路径实现采补平衡 河北牢筑和谐水生态

日期:2016-10-29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6
10/29
12:5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 水资源管理 地下水超采

水是生命之源。作为河北的主要水源,地下甘泉无私地滋养着燕赵儿女。根据预测,在考虑各种节水措施和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前提下,到2030年河北全省总需水量约24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东中线工程实施、引黄水量充分利用后缺口仍有10亿立方米左右。

众所周知,水已经成为河北不能承受之痛。

一面是桥下干涸的水渠,除了土和石头,什么都没有,一面是立在桥边的贴牌子,“水深危险禁止游泳”八个大字赫然印刻其间——这是相关权威媒体2016年初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看到的景象。

“30年前,威县的河道开始干涸。7条干渠、10条支渠基本都没有水了。”威县水务局局长林金颍指出,“2014年我们从上游买过一次水,这块禁止游泳的牌子就是那时竖的。”更甚者,原先村里设计的水井是120米处作为变径,很容易打到水,“现在,很多水井都报废了,打新井要到360米。”村民透露道。

而这个县的处境,是河北省整体情况的缩影。

什么地方比中东和北非更缺水?答案是河北。作为华北乃至全国水资源最稀缺的省份之一:河北连续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0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07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甚至赶不上中东和北非。

同样作为资源型缺水省份,河北省境内还没有大的江河。资料显示,建国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河北省将两年三熟的作物变更为一年两熟,一季小麦,一季玉米。而为了满足工农业以及居民生活用水,从上世纪90年代,河北开始超采地下水,年均超采50多亿方,已累计超采1500亿方,面积达6.7万平方公里,超采量和超采区面积均为全国的1/3,是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下水的持续下降,直观的后果就是机井报废率升高,农业的灌溉成本增加。如果这样持续下去的话,再过四五十年,河北将面临没有地下水可用的现实。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河北全省形成了7个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并且深层地下水位以每年0.5—1米的速度下降,造成农村群众饮水困难,引发地面沉降和地裂、河流断流和干涸、湿地萎缩和泉水断流、海(咸)水入侵等地质环境灾害。地下水超采治理已到危急关头。

所幸,自2014年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以来,截至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累计向河北省输水达4.2亿立方米,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地下水超采问题,沿线受水区“缺水”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一方面,在河北省政协秘书长郭大建看来,河北全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正在加快,目前建成水厂101座,30个供水目标已用上长江水。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范围扩大到9市115个县,2016年总投资87.12亿元,计划通过采取“节、引、蓄、调、管”等综合措施,到明年3月前累计形成农业压采能力22.3亿立方米。同时,关停南水北调受水区自备井3954眼、超采区灌溉机井2401眼。

另一方面,按照治理规划,结合水源条件,坚持目标导向,“节、引、蓄、调、管”五项措施综合运用。最大限度引用地表水。优化利用南水北调等外调水源,进行区域间、行业间统一调配,用足用好国家分配的长江水、黄河水指标。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按照以水定产、适水发展的要求,利用市场手段,引导企业调减高耗水产业,引导农民种植高产量、低耗水的农作物,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发展。

从严管控取用地下水。严格经济社会取用水总量管理,特别是地下水资源,在确定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城市建设时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因水制宜,以定供需。强化执法、强制监管,对非法取用地下水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确保各项禁采限采措施落实到位。

此外,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也已全线开工,建成后每年可为沿线农业灌溉和白洋淀生态提供6.2亿立方米水源保障。目前已累计引调黄河水3.83亿立方米。河北还加大了非常规水的利用,再生水年利用量达到12亿立方米,微咸水3.6亿立方米,海水淡化2亿立方米。

“如今我们已初步探索出地下水超采的综合治理模式,试点工作已由探索路径、总结经验阶段转入全面推行治理模式阶段。”河北省财政厅农业处处长贺志说。按照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规划,到2020年,实现地下水基本采补平衡;到2030年,实现采补平衡。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