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性看待低价竞争?又该如何积极应对?近日,傅涛受邀出席2016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并主持“低价中标的正面与反面”对话环节,针对低价竞争问题,与行业专家及企业家展开深入讨论。
低价竞争现象近几年在环保市场越来越普遍,很多人感叹“没有最低,只有更低”。
傅涛指出,这几年,环保市场正受到来自低价竞争带来的强烈冲击,地下污水处理厂甚至出现了3毛钱/吨的处理价位,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而垃圾焚烧更是低价中标的多发领域,中标价格一路从160元/吨猛降到18元/吨。但对于低价中标,行业内并不是一边倒的质疑,也有人认为,低价背后可能是行业进步的显现。
要如何理性看待低价竞争?又该如何积极应对?近日,傅涛受邀出席2016中国环保上市公司峰会,并主持“低价中标的正面与反面”对话环节,针对低价竞争问题,与行业专家及企业家展开深入讨论。
低价竞争为何越来越普遍?
环保行业的中标价格一路下滑,经历了断崖式变化,应该引起行业重视。
大岳咨询总监韦杨认为,如果在合理竞争的情况下,得到最佳价格,不仅能满足招标人的要求,也可以提高效率。济邦咨询董事、总经理徐玉环也指出,凭借投融资能力强、管理水平提高等等,使得综合成本降低,可能导致报价低。
但另一方面,恶意低价也不断冲击着产业的发展,扰乱健康市场环境的形成。
政府思维模式禁锢,导致有漏洞可钻
低价中标现象产生原因有很多,韦杨认为,在经济下滑的背景下,很多落后地区的政府往往看重“低价”,一些政府的思维模式还没有与时俱进,加上本身专业能力的不足,导致有了漏洞可钻,这就很有可能形成恶意竞争,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市场对接和政府思路的矛盾,也是低价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毕马威基础设施PPP咨询副总监陈果指出,很多业主依然用以往政府采购的思路套PPP项目,这与政府内部的绩效考核机制息息相关。而在强大竞争压力下,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不了解项目的设计等,也会逼迫企业拿出“低价”这一杀手锏。
专业化程度低,行业没有真正的门槛
“企业都希望开拓市场,市场都希望选择一个合理价格。而只有真正合理的价格,才能保证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中国锦江环境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元珞认为,近几年,大量国企、央企的进入,导致行业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也侧面助推了低价中标的盛行。
对此,傅涛认为,在其他行业不景气,经济萎缩的情况下,更多行业企业开始蜂拥而至进入了环保行业,尤其是市政行业,这些现象,归根究底是行业还没有真正的行业门槛。专业化程度低,导致政府无法识别专业和非专业的区别,这也是低价产生的主要原因。
运作不规范,成为滋养低价的温床
运作不规范,也成了滋养恶意低价的温床。永清环保广州分公司总经理邓雄指出,从目前一些招标文件来看,很多将价格分值定的过高,有的地方甚至达到了50分,直接导致如果不低价就要放弃项目。
傅涛强调,这其中咨询公司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不能一味迎合地方政府,应该为政府提出专业、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如何积极应对低价竞争?
低价中标是每个行业都有可能面临的问题,行业发展总有难以规避的阵痛期,环保企业应该积极应对低价竞争带来的冲击,推动产业的不断发展。
公开细则
今年,四部委联合发文,首次以明文方式对低价竞标现象提出指导性意见。王元珞认为,这一政策给行业很大鼓舞。她强调,要从政策角度,明确对恶意低价竞标企业进行监管,如果不讲诚信就列入黑名单。对此,傅涛也表示,如果低价中标,就应该公开合同细节,敢低价就要敢公开。
“有必要对中标后续的监督、检查工作公开”,陈荣强指出,目前虽然有相关细则,但执行并不好,一旦公开执行到位,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建立大数据
在对话中,专家一致认为,应该建立产业大数据,从而很好的判断恶意低价,并做出回应。韦杨表示,作为中介机构,应该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为政府提供服务的最大作用,维护专业能力不足,完善项目竞争机制,通过合理引导,协助政府做好判断。
不断创新
环保企业在尊重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应该尽量发挥自己的技术、研发优势,降低成本、合理竞争。邓雄表示,企业应对低价竞争,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等,降低运行成本。
“一个优秀的企业如果没有好的创新,很难得到行业认同。”傅涛认为,无论是垃圾焚烧还是污水处理,都应该通过创新在新的市场环境中获得收益,这是主动应对低价竞争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