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浩瀚的大海要水!”这是如今业界提出的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出路之一。
缺水,一直困扰着我国多个地方。2015年夏天,一些“口渴”的沿海城市坐不住了。于是,像往年大旱季节一样,位于天津的国家海洋局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又迎来了众多前来“讨教”海水淡化技术的调研队伍。可接下来,一如过往,此次的海水淡化咨询多数没了下文。“一下雨,就不急了;或者,一问成本,就为难了”。类似的情况,海水淡化专家们遇到过多次,如今,已习以为常。
时冷时热,冷多热少,是当前我国海水淡化步履蹒跚的真实处境。有业内人士感慨,“大家都知道发展海水淡化很重要,但现实是问的人多、做的人少,真正用海水淡化来解决缺水问题的城市少之又少”。
何谓海水淡化?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是一种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等稳定供水。目前,海水淡化技术已较为成熟,耗能指标也大幅降低。淡化技术主要分为蒸馏法(热法)和膜法两大类。具体细分超过20余种,国际上已商业化应用的技术主要包括反渗透法、低温多效、多级闪蒸等,以及微滤、超滤、纳滤等多项预处理和后处理工艺。
根据《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海水淡化产能要达到220万吨/日以上。如今看来,这一目标有些遥远。据公开资料,当前我国海水淡化实际产能为92.69万吨/日,不到预期的一半。
即便在最早开始大规模发展海水淡化的天津,这一曾被业界寄予厚望的城市,淡化海水至今仍难接地气。天津滨海新区的北疆发电厂是我国最早介入海水淡化处理和应用的公司之一。项目采用“发电—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土地节约整理—废物资源化再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其中海水淡化后不仅可当饮用水,而且口感略有微甜。项目首套海水淡化装置于2009年10月26日成功生产出优质淡水,淡化水水质106项指标经检验全部符合或优于《国家饮用水卫生指标》的规定。2010年10月21日,作为试点,国投北疆淡化水正式进入滨海新区市政管网,成为我国第一个大规模向市政管网供水的海水淡化项目。
然而,三年后天津市总供水量中海水淡化量为0.31亿立方米,约占全市城市建成区(市区、塘沽、汉沽、大港)总供水量的近3%,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接入生活用水。“尽管这几年国内海水淡化喊得很响,但尚未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天津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研究所海水淡化研究室副主任赵河立评价。
毫无疑问,这只被视为环保领域的“风口猪”并没有实现腾飞。问题出在哪儿?事实上,海淡行业有一个天然的痛点:即使用上了更新、更加前沿的处理工艺和技术,但产品——水却与传统的纯水或市政水的生产工艺并没有太大区别。相反,高耗能的脱盐流程带来高成本,这却成为了行业的最大桎梏。具体来看:
——成本。珠海市江河海水处理设备工程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崔远声说,目前,海水淡化水的成本比一般城市自来水每吨多7元到8元左右,在市政用水大规模应用上存在成本压力,因此,该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在海岛和海洋渔业上,这些领域因缺水而对价格较为不敏感。
——技术。目前我国海水淡化无论单机规模还是工程规模,与国际差距较大,高端膜市场国内产品占有率偏低,需要开发性能更好的膜来降低水的处理成本,开发特种性能的膜和工艺以应对不同的处理需求,尤其是零排放的需求。
——污染。海水淡化工艺中,浓盐水、退役膜等都会造成一定污染。中国盐业协会副理事长、中盐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朱国梁说,海水淡化过程中,每生产一吨淡水将副产1—2吨浓盐水,如果直排入海,浓盐水将对海洋生态环境特别是封闭性海域产生危害,这已成为制约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基于上述困境,在业界资深人士阮国岭看来,“海水淡化的本质是以能源换水源,然而海水淡化产业是能耗密集型产业,利用传统能源淡化海水出现了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近年来,风电、太阳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因其可再生性、无污染等特点,受到世界各国研究机构的重视,新能源海水淡化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多能互补的海水淡化技术,可以解决依靠单一资源所造成的能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阮国岭进而指出,低碳化是海水淡化未来发展趋势,必须大力发展新能源海水淡化工程。
此外,还要大力发展海岛海水淡化,建设可靠性高且能与可再生能源结合并可进行远程服务的海岛海水淡化工程设施;开展大型海水淡化工程示范,创建以海水淡化为核心的企业高效供水、用水系统典范,延伸海水淡化产业链条,拓展形成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为此要积极参与海水淡化相关国际组织建设,大力开展援外培训等。
不过事到如今,海水淡化专家们已冷静了许多,他们不奢望淡化海水未来流入每一个寻常百姓家,只期待有朝一日,它能成为工业用水的重要补充以及沿海城市的主要供应水源,因为“解决城市供水难题,既要节流也需开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