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了十几年,探索了十几年,垃圾分类就像一个“魔咒”,不断考验着国家乃至地方破除垃圾围城的信心与勇气。只是,垃圾分类推广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又有哪些解决之法?
将近二十年的推广,我国垃圾分类依旧步履维艰。业内认为,垃圾分类推广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垃圾分类定位不精准,仅仅局限于一个区域的城市管理命题,而不是着眼于垃圾源头减量、回收处理、综合利用的制度体系。垃圾处理还在由政府包办,而实现垃圾有序回收、无害处理的成本相当高,这样,不仅流入政府收集垃圾渠道内的分类行为规范不容易,还有更多的垃圾游离在渠道之外。
垃圾分类推广遭遇多重阻碍
除却根本原因,分析认为,垃圾分类遭遇滑铁卢的其他原因还包括:其一,居民个体的内在因素,包括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程度低,对垃圾分类抱有抵触态度等。其二,垃圾分类制度本身存在问题,“一锅化”的后期处理直接影响了居民对垃圾分类制度的信心,进而影响到前期的分类,造成恶性循环。其三,垃圾分类的配套制度不完善,比如奖惩制度,相关的宣传制度等。
更重要的是,垃圾处理缺少一个价值链条。首先,垃圾是消费的产物,垃圾回收与处理应当是有偿的,成本负担应当体现在消费之前而不是垃圾产生之后。如,商品包装按量计价,征收后返还给垃圾回收者和处理者,有偿、奖励、激励比严管、处罚更能低成本、有效推动垃圾分类的前置。
其次,垃圾回收利用所具有的经济价值应是支撑垃圾分类入口环节的经济基础。从发达国家执行垃圾分类的情况来看,但凡执行得好的都是垃圾回收利用效益比较好的国家。垃圾处理有收益,处理环节向社区、小区延伸,相关服务跟进才有可能。反过来,垃圾分类所需的成本由政府和居民共同负担,才能真正激发居民推动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让垃圾分类向“完成时”大步迈进。
很显然,要想把垃圾分类这件好事真正办好,取得实效,有关部门在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还应设置专门的垃圾分类指导员,指导居民正确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正确的操作方法等。同时,还应该采取必要的奖惩措施,迫使居民养成分类处理家庭生活垃圾的好习惯。
杭州市淳安县:“简易分类+深化处理”处理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淳安千岛湖“简易分类+深化处理”的分类处理模式,取得卓著成效,对其他地区破除垃圾分类推广难问题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借鉴作用。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淳安县去年出台了《淳安县农村生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简易分类、深化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何为简易分类?就是用通俗的说法和简单的做法教村民如何去做垃圾分类,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可堆肥、不可堆肥两大类。易腐烂、可堆肥垃圾,比如剩菜剩饭、菜叶果皮、腐烂瓜果、动物内脏、零食碎末、作物秸秆、枯枝烂叶、饲养动物粪便等;其余不可腐烂的垃圾便是不可堆肥垃圾。
何为深化处理?就是对可堆肥垃圾采用微生物发酵资源化处置,或是太阳能普通堆肥处置;对不可堆肥垃圾按现有的“户保洁、村收集、镇中转、县处置”的清洁乡村体系作无害化处置。
为了推广简易分类、深化处理这一模式,淳安各乡镇村逐步完善卫生基础设施。为每家农户发放黄色和绿色的垃圾桶,每村根据农户数量(一般每10户一只)发放240升的黄色和绿色垃圾桶,放置在村垃圾收集点,用于统一收集垃圾。同时,各村还配备了1-3个红色大桶,用于存放有害垃圾。不少乡镇还新购置了垃圾运输车,使可堆肥垃圾和不可堆肥垃圾可以分开运输,减少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