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空气净化器市场的扩大,以及更多品牌商的加入,整个行业便显得有些混乱,尤其是对于空气净化器这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的产品,更是乱象频发。新国标出台后,乱象未止;首个空气净化器中国环境标志标准也于今年1月1日实施,效果如何尚待验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进入2017年,空气净化器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自从雾霾走进大众的视野,相关应对防护行业便受到了追捧,不光空气净化器,囊括口罩、防霾鼻塞等各类神器等曾一度引发购买狂潮,市场也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不过今天,咱们来说一说,颇为常见的空气净化器。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东西南北霾。”连续雾霾天,不少人期望依赖一台空气净化器,以便安心地享受无霾的空气,调查显示,有近 80% 的家庭希望购买空气净化器来降低雾霾带来的危害。由此,也引发了空气净化器市场疾速火爆。
统计显示,自2013年雾霾在全国范围内爆发,空净市场便呈现井喷式增长,当年空净器的零售量、销售额增幅高达130.6%和162.7%。2014年,市场规模扩大,购买力逐渐稳定,但零售量和销售额仍然保持35.7%和31.7%的增幅。
市场火爆,资本涌入,更多品牌商挤破脑袋往里钻。资料显示,2012 年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品牌数不过才 56 个,到 2015 年时,空气净化器品牌已多达 689 个,2016年尚未有权威的数据,但想必也只多不少。
不过爆发式发展所带来的副作用开始显现,产品本身的净化效用、质量问题以及宣传的虚假宣传和价格虚高问题乱象丛生,真正能够达到行业标准,和宣称功能相符的产品少之又少。消费者信心一度受挫,致使市场出现了停滞现象。
2016年10月底,质检总局公布了对空净器的专项抽查结果,产品合格率不足八成。同期,北京消协公布空净器50个品牌的试验比较结果,54%的产品存在能效、安全以及虚标的问题,夏普、三星、贝恩等大牌以及“网红”赫然黑榜在列。
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李伟认为,空气净化器行业良莠不齐的原因在于准入门槛不高,国内对相关产业的基础研究、研发投入存在缺失,包括召回制度在内的售后服务体系并不完备。在有的厂家看来,一台空气净化器无非是一台电机+一具外壳+一副滤网。由于利润不菲,行业内多采取代加工、仿造等模式。盲目的市场扩张,夸大的广告宣传,不仅误导了消费者,也放大了公众的环保焦虑。
针对行业乱象,我国已经在去年的3月1日实施了新国标,但仍旧没有达到规范市场的效果。日前,环保部发布我国首个空气净化器中国环境标志标准,并于今年 1 月 1 日正式启动。此次环境标准在新国标的基础上,就环保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确保空净产品在质量和环境方面达到双优。不过,实际效果如何,还要后续的检验。
业内分析认为,未来5年我国空气净化器市场规模将以每年30%的速度快速增长,随着行业规范化发展和电商的拉动,空气净化器产业将向3.0时代推进。
与此同时,每年的9月到次年3月的秋冬季节是空净器的销售高峰期,期间内的空净市场也将成为监管的重点。在2017年新一轮的监管洗牌后,标准逐渐完善、监管逐渐到位后空净市场也将进入稳定增长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