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大国际”)欣然宣布,由2017年1月1日起,光大国际旗下所有投入运营的垃圾发电项目实现按小时均值披露烟气在线监测指标值。至此,光大国际于2015年8月部署的环境信息披露“四步走”计划完满收官。
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光大国际就相继完成了从公开环评批复、到按月、按日、按小时公布各运营垃圾发电项目环境指标的监测值。目前,光大国际建成投运的垃圾发电项目共26个,所有项目烟气排放指标全面执行欧盟2010标准(Directive 2010/75/EU),二噁英排放近乎为零,渗滤液经处理后,达到GB/T 19923-2005《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全部回用。
这一系列重大举措意味着光大国际在信息透明化、公开化方面实现了新的跨越,树立了新标杆,对整个垃圾发电行业起到了一定的引领作用。就此,记者采访了光大国际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陈小平、光大国际执行董事兼副总经理蔡曙光和光大国际副总经理兼环保能源总裁胡延国。
记者:光大国际历经约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了环评披露“四步走”。您认为“四步走”的完成对公司的生产运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蔡曙光:第一,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四步走”圆满收官,且今天正式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得益于我们工作的有力推进。未来,我们会以更加严格的管理,把每一个指标都运行好、管理好。
第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我加压,虽然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做好这件事情。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考验我们的还包括装备、管理人员、运行人员等方面。另外,我们对投入会进行更好的测算和评估。总之,这件事情我们会进一步地做下去。
记者:在改造之前,是否有小时均值不达标的情况?现在又是怎么保证每个小时达标排放的?
胡延国:所有运行的厂对外公布的大屏幕所显示的数据就是按小时均值排放,只是之前没有进行广泛公布。小时均值排放公布后,更敦促我们每个厂实时的小时均值排放都应该达标,这对我们的运营来讲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一方面技术要达到“3T+E(Temperature,Time,Turbulence + Excess-air”,对运行时间、温度、气流穿流,包括大气过气量,都有很高的要求。在技术上要把握这些关键环节。同时,对“一进四出”,大气、烟气排放有很高的要求,对炉渣、飞灰、渗滤液也有相关指标。比如说,对垃圾仓的管理,有其它成份的垃圾如何能烧得更好,不让它超过小时均值指标,这是运营商需要考虑的问题。从建设标准来讲,热灼减率要达到3%以下,技术方面也需要有建设标准,所以这是一系列的全面要求。更主要的是,在以后的运营中要做到持续的达标排放,对稳定化运营、运行人员、我们的经验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实际上,光大国际已经把它作为今后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消除公众疑虑,在这次“亮剑”中进一步打造运营管理的锋芒。这个要求是持续的,我们也有压力。通过这段时间的运行以后,光大国际下一步在内在品质和内涵发展会有更大的提升。
记者:按小时均值披露对于光大国际来说应该是增加了成本。那成本是怎么消化的?
陈小平:按小时均值披露对于光大国际来说肯定是增加成本的。但是有一点,技术进步和管理的提升是没有止境的。这几年,我们在垃圾焚烧发电当中已经形成了多次的提标达标,现在通过自身在炉排系统、烟气净化系统、渗滤液处理系统方面的技术更新,带来了新的效益。这些新的效益也完全可以弥补按小时均值披露的成本。
企业的发展赢利应该来自于不断地技术进步和管理的提升。现在垃圾发电已经采用了第三代技术,一代技术比一代技术好。现在我们又在积极地开发第四代技术,技术进步是没有止境的。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创造社会价值,得到该得到的部分,付出必须要付出的部分,这就是担当。
记者:近年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国内的推广和普及速度比较快,那当前整体的市场情况怎样?您认为,还存在哪些问题?
陈小平:这些年,垃圾发电市场一方面竞争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形成了无序盲目的竞争,这种现象至今并没有消除。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光大国际一直以来积极地参与市场竞争,在市场中取得项目。
我们的项目来源有两方面,一部分通过市场竞争、招投标获得项目;另一部分是通过政府招商。由于我们过去通过在一个城市中的其它环保项目,跟政府形成了相互信任的关系。
光大国际积极参与竞争,但是我们绝不参与盲目竞争和无序竞争,这是我们的底线。但现在的竞争需要净化,需要引导。对企业而言,通过不断地制定标准,不断地完善自我,来增强企业本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竞争方面,企业作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主体,以提高增长质量和环境效益为中心,只有突出技术驱动和创新发展,这是未来企业发展的主旋律。每一家企业唯有打造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企业内生发展的一种动力,也是企业成长的内核。现代企业绝不能简单地去捕捉机会的急功近利,而是要不断创造机会的厚积薄发,就是通过推进技术的进步来形成核心竞争力,通过管理的不断提升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记者:从目前来看,中国的垃圾分类还做不到标准化运作,肯定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技术的难度,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陈小平:未来,垃圾是必须分类的,也必须积极倡导和推动的。相信随着技术的进步,随着民众对垃圾认识的提升,垃圾分类必推不可,但是需要有一个过程。目前,我们对没分类的垃圾进行处理,我们相信分类的垃圾可能更适合于现在的技术进行更好的处理。
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垃圾焚烧厂,他们使用经过严格分选的垃圾,不会产生渗滤液。但是,中国的垃圾没有分类,现在焚烧的混合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我们除了要处理垃圾本身,还要处理好渗滤液。其实,中国垃圾焚烧的处理难度比国际上的难度更大,处理的成本也相当高。
垃圾分类对更好地处理垃圾、降低成本会有非常大的好处和明显的效果。所以,我们也积极地通过我们的微薄力量呼吁和推进各方面做好垃圾分类。
记者:光大国际是如何看待“邻避效应”的?光大国际有没有更好的化解“邻避效应”的方法?
陈小平:其实有人类的地方就有垃圾,谁都不愿意把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厂等这些公共项目建在自家的后院,这是人之常情。近几年来,我国垃圾围城和解决“邻避效应”如影随形,而且愈演愈烈。这是世界各国普遍遇到的共同挑战。解决“邻避效应”不能简单粗暴,也不能指望一夜之间解决,必须循序渐进地解决。
“邻避效应”的根源之一在于民众对项目的不了解和对政府、企业的不信任,因此要化解“邻避效应”的难题,必须充分尊重民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立政府、企业的公信力,赢得民众的支持和信任。这是解决“邻避效应”的核心和关键。
光大国际近几年在化解“邻避效应”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探索。比如说,2014年杭州余杭九峰垃圾发电厂“5.10”事件后,杭州市政府跟余杭区政府通过广泛的调研,充分听取专家学者、市民、媒体等的意见建议,先后跟杭州市政府、余杭区政府共同商议,用了2个月时间,先后把周边的5000多位居民组织到光大国际的南京、苏州、常州、宁波项目参观。其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通过实地考察才能消除对立情绪、对立面。
只有通过多管齐下,“邻避效应”才能够得到化解。而只有政府、公众、企业同舟共济、知行合一、九牛爬坡、人人出力,才能把“邻避效应”变成“邻利效应”的最强大动力。
记者:2020年垃圾焚烧处理率达到40%的目标是不是可以实现?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规划里面提出,生物质能发电要达到3000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预计会达到什么样的比例?光大国际目前在做哪些规划?
陈小平:未来,垃圾焚烧的市场空间很大。在中国,特别是远海地区、经济发达的地方,都是寸土寸金,推行垃圾发电势在必行,因为没有更多的土地资源来填埋垃圾。这会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家推动垃圾发电作为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方式,大中型城市将重点发展生活垃圾发电技术,到2020年,垃圾焚烧处理率将达到40%。
另一方面,农民垃圾的处置,特别是农村生物质秸秆、农林秸秆的处理也是急需解决的课题。这些年来,光大国际在垃圾焚烧处理的基础上,在积极推行围绕农村垃圾、农林生物秸秆的生物质发电,也在推行城乡一体化。在四类城市推行城乡一体化处置,城市垃圾跟农林秸秆的一体化处置。这一市场空间非常大。
从国家的层面来看,全社会的环保投资在“十二五”期间是6万多亿元,在“十三五”期间将远超过12万亿元,为未来环保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光大国际会通过投资、技术、建设、运行管理积极地投入到整个环保市场,在垃圾焚烧领域,包括在城乡垃圾的处理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记者:可以说当下中国的生态环境整体形势日益严峻。那光大国际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从长远来说,光大国际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个问题?
陈小平: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人类只拥有一个地球,地球是大家共同的家园,山脉相通,水系相连。要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靠全社会的力量,通过政府、社会公众、企业各自发挥自己的职责、职能。只有当全社会行动起来,对环境的治理才能达到明显的效果。企业作为环保治理的主体,让蓝天长在、碧水长流,是我们共同的使命和理应担当的职责。
我认为,要解决当今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面临的还不单单是资金和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意识、责任、理念、担当的问题。这需要政府、公众、企业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企业作为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主体,更应该是使命在前,责任在肩,归根结底要推进实干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