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冶集团装配式钢制波纹管综合管廊衡水50米试验段项目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地下综合管廊并投入运营。作为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民生工程,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
5月20日,在河北省衡水市举行的“2017中国城市钢制综合管廊新技术应用论坛”上,装配式钢制波纹管综合管廊在现场展示,燃气管、热力管、通信电缆、污水管、中水管等“五脏六肺”一应俱全。
据了解,推出钢制波纹管综合管廊的重要考量之一,在于结合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推动化解和转移钢铁产能。为此,中冶集团与钢铁大省河北合作确定了衡水市武邑县1.8公里综合管廊作为课题研发的中试项目,其50米试验段已完成建设,相关数据通过全面检测,均满足设计技术参数的要求。
同时,中冶管廊技术研究院会同中冶集团科技部及衡水市人民政府编制完成的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波纹钢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程》也已获得批准,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张“准生证”的颁发,意味着综合管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革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中冶管廊技术研究院院长刘波对此表示,以钢制波纹管综合管廊为代表的钢制装配式管廊工艺研发,在成本、工期、低碳环保等方面均有着明显优势。更重要的是,该项研发既符合住建部明确的建筑业装配式发展方向,又能够与“三去一降一补”工作紧密结合,极具竞争力。
实验数据显示,按照目前一般城市综合管廊设计布局,如采用钢制波纹管综合管廊,每公里消耗钢材近3000吨。而以一般城市初期规划不低于50公里作为参考数据,仅廊体建设钢材消耗量约20万吨。这对于化解钢铁产能压力大的地方政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经试验段测算,钢制波纹管综合管廊与传统混凝土结构相比,成本降幅可达10%以上,每公里造价预计可节省投资近千万元。建成后长达几十至上百年的时间内,它还将减少维修、堵漏等运营成本,无疑可产生长远经济效益。”刘波说。
钢制波纹管综合管廊的制作是建立在传统钢结构加工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升级技术与装备实施,更新领域内的装配式生产线而建成。其中,喷涂作业、物流运输及标准流程的组合装配等工序,均需要大量属地化的社会资源来实行操作。大规模投产后,将对当地企业的转型升级、人员就业及技能提高等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据了解,为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之路,中冶集团与河北省衡水市政府联合主办了此次论坛,并携手国内综合管廊领域的一流企业,共同探讨钢制波纹管综合管廊研发的要素、难点及推进路径,为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全面推广营造了浓厚氛围。来自国家有关部委、多个省市政府、重点钢铁企业、科研院所、设计与施工企业、协会等领导、专家和代表近600余人出席大会。
此外,论坛首推中冶自主研发和设计的钢制波纹管廊,相较于市场上现有的混凝土预制综合管廊和现浇综合管廊总,可节省工期约30%-50%。理论测定,主体结构可达120年的使用年限,在成型、焊接、防腐、运输、装配等环节,更易于全面展开工程质量体系控制,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