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2日上午,国际清洁技术峰会暨环保技术国际智汇平台第二届年会在京召开。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田禹作为受邀嘉宾作了题为“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的主旨演讲。在演讲中她说,我国当前污水及污泥处理存在污水处理总量大、处理程度低、处理能耗高等问题,污水污染物深度削减、污水能源资源回收、污泥减量技术研究是推动未来我国水处理行业发展的前沿方向。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和生活污水处理厂拥有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是世界上最大的污水处理技术需求市场。但我国污泥处理与处置相对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而言较为滞后,寻求安全、低成本、可实现能源/资源回收的污泥处理技术意义重大。以实现营养物、能源和再生水三位一体高效处理的新加坡NEWater技术为例,她说高质出水+能源/资源回收是国际污水处理行业的重要发展目标。
把握环保技术发展趋势,以技术创新推动环境质量改善是本届峰会的主题。田禹教授首先详细地介绍了菌藻共生污水处理新技术、膜法水处理新技术、生物膜技术和传统活性污泥法有机集成IFAS技术三项污水污染物深度削减新技术。国际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趋势是污水处理实现高质出水和能源资源有效回收,这是污水处理行业重要的发展前提。面对这样一个技术需求市场,开展污水中污染物的深度削减,同时实现污水之中能源资源的回收,应该是推动我国水处理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沿方向。
她结合近期科研调研工作,重点介绍了污水资源能源回收和污泥减量的三个新技术。
第一个新技术是“CARISMO”污水能源回收技术,该技术能实现污水之中70%-80%有机物的高效提取,并将提取的有机物质转到厌氧消化的环节,从而实现污水之中有机物能源化的利用,沼气的产量提升80%。
第二个技术是开展污泥磷资源回收技术。磷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污水中的磷回收可以弥补相当大比例的磷产量,在德国,两个工艺正受到关注,分别是AirPrex®污泥矿化农肥制备技术以及Mephrec®污泥灰富磷材料制备技术。
第三个技术是污泥的过程减量技术,原理是在污水处理的同时实现污泥产量的有效降低,这样不仅能实现污泥的减量,而且实现污水的高质出水。该技术是MBR加蠕虫耦合的工艺,工艺的主体是MBR,同时MBR产生过剩的污泥进入蠕虫生物捕食作用的系统,即生物床。在生物床捕食作用下20%到30%的污泥将得到减量,其他的70%以上没有被捕食的污泥却在捕食的作用下获得了改性,菌群得到改性后沉降功能得到强化,这样新的污泥重新进入到MBR体系中,通过隐性的生长技术使得污泥进一步有效地减量。
围绕互联网+大数据为环境领域带来的新变化,以“互联网+大数据系统在环保领域中的应用”、“美国环保署(EPA)手机客户端自助查询技术”、“智能环境仿生机器人”为例,互联网和大数据的系统必将带来环境领域的深刻变化有:一是通过实时在线的监测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突破区域环境监测的技术壁垒;二是通过实时的在线监测实现能源的优化分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三是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能够及时的提高公共环保意识,促进全面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