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用过滴滴快车的人,最近可能有个明显的感受,因为京人京车的限制,快车较以前少了许多。也许再过不久,曾经绚如夏花的滴滴退出历史舞台也未可知。
凡走过的路必留下痕迹。我想,即使有一天滴滴成为历史,我们被养成的“叫车服务”这一“娇奢”的出行习惯也不会轻易改变。以前看港片,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节,“小姐,你叫的车已经到楼下了”。当时就想,这出租师傅也不嫌费事儿,为了区区一趟活儿还要上门来接。现在想来,人家那是市场成熟的表现。
大家都说,未来是共享经济的时代。从快车专车顺风车到小黄车小蓝车摩拜,我们的思维模式和生活习惯在一点点的被攻克被颠覆、被改变被养成。也许这些微观领域的所有尝试,都是在为一个大时代的来临做铺垫和积累。而我们今天的
环境治理工程,从一个更高的层面来讲,也正是为了迎接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一个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建立。
人,是一个城市的核心和灵魂。一个天蓝地绿水净,核心竞争力更加强劲,人民更加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大都市,与之匹配的必然是更加具备公共观念、纪律习惯、法治精神和道德情操的现代公民。而他(她),必然是懂得尊重集体利益,十分明晰个人义务,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知道如何做团体里的一份子。然而,这样的现代公民是需要锻炼和养成的。
而我们全民参与的环境治理工程,无疑是开展这项现代公民养成运动的最佳载体。以
大气污染治理为例,从1998年到2017年,北京的大气污染特征,逐渐从集中的燃煤、工业型污染,转变为分散的个人生产生活化污染。以目下而言,再也没有哪个历史阶段如现在这般,需要我们每个个体和家庭履行一个公民的基本责任和义务,学会做这个城市里的一份子,爱她保护她;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身点滴做起,树立绿色生活理念,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清煤降氮、治理“散乱污”企业、环保督查,一项项治理举措,既加快改善着我们的环境质量,又彰显了政府的决心和力度。无论是洛杉矶还是伦敦、柏林,一个个治霾奇迹背后,均是民众超强的环保意识和道德自律。学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从少开一天车开始,从拒绝吃露天烧烤开始,从发现环境违法问题拨打12369开始……也许,我们和北京蓝只差一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