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性污泥法的诞生阶段
活性污泥法的研究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英国化学家史密斯于1882年对污水进行曝气研究,发现在任何情况下对污水进行曝气都会将腐败延迟,而且在曝气的情况下更容易产生硝酸盐。1911年,美国劳伦斯试验站的Clark研究生活污水对水体生物的影响,发现随着污水投加量的增加,池内出现沉淀物,并且将沉淀物排出后水就变得清澈。随后Fowler到访劳伦斯试验站并观看了Clark的试验,这让Fowler真正意识到悬浮颗粒的重要性。
1914年Fowler让其学生Ardern和Lockett重复他在美国看到的实验。将污水装入瓶子曝气,花费了六周才完成硝化过程;随后将上清液排出,保留污泥继续加入污水曝气,硝化作用缩短至三周,继续重复操作直至消化过程缩短至24小时。
Ardern和Lockett
二、活性污泥法的应用和推广
20世纪40年代,Gould、Hatfield等人开展了污泥曝气再生的研究;1947年,美国Austin污水厂面临着污水量急增的问题,原有活性污泥工艺难以完成处理任务,进行了吸附-再生工艺的中试及应用研究;1959年,Zablatsky等人明确提出了接触稳定( Contact stabilization)的概念。
1953年,荷兰公共卫生工程研究协会的Pasveer研究所提出了氧化沟工艺“帕斯维尔沟”,用于处理小区污水。
1914年, Arden和Lockett发明的活性污泥法最初采用充-排式操作,为SBR雏形。但因操作繁琐并未获得重视;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Irvine和澳大利亚Goronszy重新开展了对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研究后,人们才得以重新认识到SBR的优势。
1976年,德国Bohnke教授开发了AB工艺。该工艺在传统两段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段的污泥负荷,以高负荷、短泥龄的方式运行,而B段则与普通的活性污泥法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