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水处理 » 污泥 » 正文

千亿污泥处理格局生变 乍暖还寒将迎投资高峰

日期:2017-08-08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7
08/08
13:52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污泥处理市场 环保政策 污泥处理产业

  来自日前权威媒体的报道称,在过去的5年时间里,污泥处理率曾一度增速放缓,资源化利用市场备受冷遇,产业规划建设规模远大于供给侧实际产能,而商业规则不完善、处理成本高昂等原因更使污泥处理现状雪上加霜。在一系列政策举措的推动下,近年来污泥处理开始逐步走入发展快车道,无害化利用率大幅提升。
 
  千亿污泥处理格局生变 乍暖还寒将迎投资高峰
 
  2017年以来,污泥处理迎来成长期。在前期大力推进的基础上,围绕“资源化利用”的目标,污泥处理正从政策规范、市场环境、商业规则等方面向深层次推进。
 
  走过了一个五年的污泥处理,终在“十三五”期间取得积极成效,形成了项目加快落地的发展态势。从最新发布的数据来看,污泥处理项目近期已迎来落地高峰期,包括填埋、焚烧、厌氧干化、资源利用在内的处理手段正逐渐成为业界共识。产业生态与政策导向日臻明晰的同时,污泥处理亦在加快市场化、产业化的前行步伐。业界普遍预测,在未来5年内,污泥处理产业带来的市场体量将达到近千亿级。
 
  但污泥处理在快速推进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全产业链市场投资空间逾千亿元、无害化处理率逾50%、处理处置全成本约为300元/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经过短暂升温,污泥处理市场迅速趋冷,无害化处理率与预期目标相差甚远。伴随着资源利用的大幅降低,很多污泥处理企业也陷入了无人问津的尴尬困境。
 
  诚然,时冷时热、冷多热少,曾是我国污泥处理产业的真实写照。污泥资源化利用市场频遇寒流,而污泥处理规划建设规模远大于实际产能。同时,污泥处理项目从最初“抢不到”到如今“没人要”,项目惯性投资滞后于市场变化,导致污泥处理投产未跟上供需侧变革,给污泥无害化处理带来巨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尚未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产业链更使资源化利用雪上加霜。2016年,污水处理市场持续扩容,污泥处理随之迎来迅猛成长期。但经由高成本的无害化处理,污泥最终去向何处,却让大部分污泥处理企业着实犯了难。在业界资深人士王洪臣看来,作为污泥的最终归宿,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旨在通过前期调研、中期监管、后期循环等举措实现。但污水处理期间,缺乏的后续产业链仍是如今待补齐的短板。
 
  为化解污泥处理困境,两年前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提出,“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应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禁止处理处置不达标的污泥进入耕地。非法污泥堆放点一律予以取缔。”更为具体的,是“水十条”明确提出了时间表: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于今年底前基本完成达标改造;未来4年内,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以上。
 
  很快,另一项助推污泥处理的利好政策在2016年年初重磅落地。《关于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污泥处理处置减排核查核算工作的通知》对污泥处理则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计算方式及惩处措施。其中提出“对各种不规范处理处置污泥的行为,扣减该部分污泥对应的城镇污水处理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削减量。”同时,《通知》首次将污泥妥善处理处置纳入污水总量减排考核。
 
  国内机构预测,随着上述利好政策持续深入推进,污泥处理有望在2017年迎来投资高峰并且延续一段时间。也正基于此,众多业界人士指出,“十三五”期间的污泥处理将迎来新一轮实质蜕变,即在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产业集中度得以大幅提升。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