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等等固体废物让城市环境日近窒息,构建全面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对城市和人的发展愈显重要。近日,北京市编制完成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北京市垃圾分类的实施意见》即将出台,对垃圾分类作出了全面规划,计划到2020年,基本实现北京市城市核心区垃圾分类“全覆盖”。
2020年垃圾分类全覆盖 北京即将出台实施意见
据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介绍,《关于进一步推进北京市垃圾分类的实施意见》已编制完成,待市政府审批后,将于近期发布。
北京市将普遍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年底前,各区将至少有一个街道实现垃圾分类。到2020年,城市核心区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形成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体系。有消息称,东城区和通州区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已率先启动全面施行垃圾分类工作。
就如何健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问题,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孙新军表示,在完善站点布局后,还要引导回收企业和个体规范经营,鼓励相关企业兼营再生资源回收业务。此外,每个区都要建设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并纳入市政基础设施用地保障。
到“十三五”末,北京市规划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将达到3万余吨/天,其中,焚烧处理能力达到24250吨/天,生化处理能力达到6350吨/天,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因此,加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将是北京市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当前暴露的问题
北京市通州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源头分类、准确投放和分类运输是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环节,而源头分类和分类运输则显得更为关键。
“不同种类的生活垃圾,后期处理方式不同,比如,可回收垃圾需要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厨余垃圾则需经生物技术处理后,才可被有效利用。要做好源头分类,首先就要对居民进行相关知识普及,培养民众的分类和环保意识。有了分类意识后,投放就自然而然地准确了。”上述负责人如是说。
而分类运输可以提高垃圾的分拣效率,提升垃圾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垃圾处置量。但是,分类运输环节目前还暴露出些许问题。
该负责人坦言:“居民反应的混装混运生活垃圾的行为确实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不过,全方位监管并不容易。以通州区为例,全区规模性小区有300多个,我们也在辅以第三方监督的方式,对混装混运生活垃圾的行为进行处罚。今后会对相关运输单位和个人进行培训,加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职业素质,对其积极监管。”
垃圾分类虽只是举手之劳,但要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还需坚持不懈。
北京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时间表
第一阶段(1996-2009年)
1996年,西城区大乘巷社区开始推动以废品回收为主要内容的垃圾分类。
2000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八座城市试点垃圾分类,开始“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分法的推广。同年,北京申奥成功,“垃圾分类”进入政府主导层面。
200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
第二阶段(2010-2016年)
在此期间,北京市约80%的小区开展了垃圾分类,覆盖人口800万以上。配置分类垃圾桶400余万套,社区分类投放站5万余个,厨余垃圾专用运输车1100余辆。
2015年,东城区、房山区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五部委评为全国垃圾分类首批示范城(区)。
第三阶段(2017年起)
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逐步扩大垃圾分类制度覆盖范围。
你知道生活垃圾的价值吗?
每处理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
每处理1吨塑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
每处理1吨废玻璃,可生产一块篮球场面积大小的平板玻璃。
每处理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
每处理1吨厨余垃圾,可生产0.3吨有机肥。
生活垃圾包括哪些
可回收垃圾:废纸类、废玻璃、废塑料(塑料袋、塑料餐具、塑料生鲜食品盒、保鲜袋、薄膜、塑料瓶、塑料食用油罐、塑料日用品、有机玻璃制品、光盘、磁带、过塑膜、牙膏皮、泡沫塑料);废金属(易拉罐、罐头盒、铁丝、铁钉、铁板、废铜、废铝等)。
厨余垃圾:指家庭产生的有机易腐垃圾,如米饭、面食、过期食品、肉类、鱼虾类、螃蟹壳、贝壳、骨头、蔬菜、瓜果、皮核、蔗渣、茶叶渣、榴莲壳、椰子壳,以及家庭盆栽废弃的树枝(叶)等。
有害垃圾:废药品、废杀虫剂、消毒剂、废油漆及溶剂、废矿物油、废化妆品、废胶片及相纸、废荧光灯管、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充电电池、废扣子电池等。
其它垃圾:除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垃圾,包括居民家庭生活中废弃的妇女用卫生巾、婴儿纸尿布、餐巾纸、烟蒂、陶瓷制品、玻璃纤维制品(如安全帽)、海绵、旅行袋、衣服、鞋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