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中国环保产业已呈现出“群雄竞逐”的竞争态势。这些企业有的凭借自身在细分领域的优势向平台型企业靠拢,有的则通过并购等方式加速跑马圈地,进军热门板块……北京三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知名翘楚,但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三态环境继续深耕专业领域,力求打造出自己的品牌价值。
浙江三门海润街道垃圾分类资源利用项目实景图
在浙江省三门县,位于海润街道垃圾分类资源利用项目备受关注。这个村镇垃圾分散式处理项目采用机械分选与厌氧发酵双重工艺路线,处理规模为10吨/天(居民两分法初分后的可腐烂生活垃圾),是北京三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三态环境”)承揽的农村垃圾处理试点工程。截至目前,三态环境在全国的村镇垃圾分散式处理项目已呈现多点开花之势。
而项目的所在地浙江,则在近期引来固废处理行业的关注目光。在明确提出实现垃圾分类的发展战略后,之江大地上已吹响新一轮垃圾回收利用的集结号。其中,包括垃圾焚烧、垃圾前端处理、资源化利用在内的固废处理大单频频亮相。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这个小小的村镇垃圾分散式处理项目则具备了别样的意义。在三态环境相关企业负责人看来,在固废处理领域不是有所准备,而是在技术与市场方面酝酿了很久。而从环保产业开启新常态开始,三态环境就已确定,要在农村这个诱人却挑战极大的垃圾处理市场有所作为。
投资界对于潜在治理市场的实时掌控,则是将现有污染治理设施的普及率与发达国家的一般水平相较,两者之间的差值就是呼之欲出的产业蓝海。但事实上绝非如此。农村垃圾处理市场就是典型的“叫好不叫座”的市场蛋糕。除了技术路线、标准等尚存争议外,回报机制的不完善、地域条件受限,与农村垃圾处理天然的高成本,形成了一个市场推进必须面对的困境。
也正基于此,自环保产业进入“大”时代以来,尽管村镇分散式垃圾处理市场的预估数值持续上扬,但进入的企业并不多,其业务规模的增长也较为平缓。追本溯源,由于设点分散、规模小与专业人才稀缺原因,农村垃圾处理不能在日常运维上照搬城市垃圾处理的专业团队。而能否通过自主创新技术、破题项目运营高成本等难题,也成了三态环境加速布局的重要考量。
诚如三态环境在农村垃圾处理的样板工程——浙江三门海润街道垃圾分类资源利用项目。据悉,该项目在经由前期全自动机械分拣后,分选出含量达98%以上的金属铁与约5%的塑料。随即,确保进入厌氧发酵系统的可腐烂生活垃圾杂物含量低于6%,生物燃气甲烷含量超过67%,每立方米生物燃气发电2度以上。最后,沼液经处理后达到GB/T31962-2015排放标准。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垃圾分类资源利用项目于2017年4月底建设,6月底建成,运行1个月时间。分选系统实际每天8小时能处理20吨。厌氧发酵系统每天产生生物燃气600立方,发电1200吨。设备全密闭设计,臭气经负压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沼液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沼渣脱水后制成固体肥料。
同时,三门海润街道垃圾分类资源利用项目也是一个量体裁衣的打包方案,帮助大幅降低投资与运营成本。据不完全统计数据,该村镇垃圾分散式处理项目总投资约510万,全年运行费用约40万(人工、水、电、维修等,不含折旧),全年收益约47万元(电28.5万元,肥16万元,可回收物2.5万元)。
而在投资主体最为头疼的应用广度方面,三态环境将该项目定位于不仅适用村镇10吨—200吨范围的可腐烂生活垃圾,也可针对混合生活垃圾进行分散式处理,亦或协同处理城市餐厨垃圾与农村养殖粪便。这种多远应用模式也为企业垃圾处理费用的回报机制提供了保障。
业界普遍分析指出,相较于竞争激烈的城市垃圾治理,农村的治理市场是亟待啃食的产业蛋糕,而对此有准备的企业则具备明显竞争优势。特别是尚显混沌的农村垃圾处理市场,更需要行稳致远的步伐构筑前路。所幸,怀揣初心、脚踏实地的三态环境正踏浪逐新而来,只为“让城乡环境得到切实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