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大学发布的一项评估报告显示,京津冀地区近四年来PM2.5和PM10污染已经有了明显改善,但臭氧污染不断加重。而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发布的信息,2017年,不仅仅是京津冀地区,全国臭氧超标率明显增加,峰值浓度出现明显抬升。
全国臭氧浓度明显抬升 紧盯重点领域促源头减排
京津冀地区是中国目前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也是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的首要之地。近几年,大气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京津冀地区PM2.5和PM10污染已经在努力改善中,但是臭氧污染却在不断加重。
8月7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发布了《京津冀2013-2016年区域污染状况评估》(以下简称《评估》)。评估显示,2013-2016期间,京津冀地区夏季臭氧污染上升13.3%,正成为该地区大气污染的一个突出问题。
评估指出,四年来,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24小时臭氧的年平均浓度上升了6.7微克/立方米。其中,北部地区浓度水平最高,增加幅度也最快。值得注意的是,这13个城市整个2016年夏季的8小时臭氧浓度平均值,基本都超过了中国和世卫组织100微克/立方米的标准。
全国各地:臭氧逐渐“上位”
放眼全国,不仅仅是京津冀地区,其它省份也遭遇臭氧污染的影响。环保部上月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338城市空气质量数据也显示,6种主要污染物中,臭氧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指标上升幅度最大。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大气室高级工程师孟晓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2013年以来,三大重点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京津冀和长三角臭氧浓度有显著的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2017年上升最为显著。
据《南方日报》消息,今年上半年,惠州空气质量有7天超标,其中6天为臭氧超标,集中发生在4月、5月。臭氧成为影响惠州空气质量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惠州正加强与科研机构通力合作,在摸清“家底”的同时,建立臭氧形成及浓度变化模型,科学制定臭氧控制技术方案,指导臭氧污染防控工作。
在蓝天白云的晴朗天气下,成都也遭遇到臭氧污染的“袭击”。成都市环保局透露,7月1-9日中心城区空气质量1天优、4天良和4天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臭氧和二氧化氮,4个超标天首要污染物均为臭氧。
另据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数据,7月份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22天,污染9天;全月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大幅下降,尤其是PM2.5浓度下降明显,月均浓度仅有18微克/立方米,为近5年是最低值。其中,在污染9天中,主要污染物是臭氧。
对症下药:源头减排
目前科学研究一般认为,我国城市臭氧污染的成因比较复杂。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内因,高温、强太阳辐射等气象条件是外因。另外,区域传输可以说是污染形成的辅助条件。
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机动车、发电厂、燃煤锅炉和水泥炉窑等高位燃烧或工艺过程排放,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来自机动车、石化工业排放和有机溶剂挥发等。由此可见,控制这些污染排放源对于防治臭氧污染十分关键。
如何根本解决臭氧污染?业内建议,像管控PM2.5一样管控臭氧,对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主要污染区域设定臭氧改善的具体数值目标,以便采取有力措施及时遏制污染趋势、有效降低臭氧浓度。
该评估负责人之一陈松蹊表示,在PM2.5水平较低时,光照会更强,这就加快了臭氧的形成。但是长远来讲,这两个问题可以通过减少排放同时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