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意味着我国环境管理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科学化进行过渡,而
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是管理机制的重要变革,也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清洁空气创新中心主任解洪兴在16日举办的《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手册》发布会上如上表示。
8月16日,清洁空气联盟在京发布《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手册》,拟为中国各城市提供一个第三方参考文件,以此助力各地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的编制和空气质量达标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
2017年是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许多地方把环保工作重点放在了大气十条的考核上。随着政策的不断落实,公众对清洁空气的期待 逐步提升,“何时能实现空气质量达标,让蓝天能保持下去”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弥补空气质量管理空缺 ?
据悉,空气质量达标规划是以空气质量达标为管理目标,应用科学手段开展城市空气质量管理,设计并评估空气质量改善措施以实现持续达标的一个规划管理模式。通过达标规划,可以使空气质量达标作为一个明确的长期限制指标,对城市的能源发展、交通发展、产业布局做出前置约束,使城市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环境首席科学家柴发合坦言,“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手册是推行达标规划管理很好的工具,手册的突破在于把政府在编制规划的作用、各个部门的角色讲的很清晰。”
事实上,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管理在欧美已经成功实施多年。在经过洛杉矶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之后,美国和英国分别从1970年的《清洁空气法》和1995年英国《环境法》开始,建立空气质量达标管理机制,实现了空气质量改善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国际经验表明,达标规划对空气质量的改善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根据2016年清洁空气联盟与清华大学、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发布的报告表明,如果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在2030年实现总体达标,将会带来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据初步测算,二氧化碳减排可达210万吨左右,同比2013年下降19%,大约相当于778万棵成年树一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对此,
能源基金会中国环境项目主任赵立建认为,“空气质量达标规划要求城市以空气质量达标为目标进行规划,会使城市更加认识到源头治理、结构调整的重要性,而这些长效措施也能带来更好的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效果。”
深圳先行 山西表态 ?
2016年,中国开始实施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其中明确要求 “未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城市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编制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新大气法的实施在中国开启了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管理的新篇章。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厦门、宜昌、荆州等城市已经开展了空气质量达标规划工作。
然而,达标规划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合作,现已开展的达标规划大都是科研课题的模式,而把达标规划作为一项环保管理工作系统开展,目前尚没有相关的工具和指南。
“我们的环境管理现在非常需要一个自下而上的模式,即开展精细化管理”,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指出,“中国在环境改善方面做出更多的承诺和努力,会拉动产业、推动经济更加健康、持续的发展”。
据了解,《城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编制手册》是首个由第三方发布,支持各城市编制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的工具。该手册是对达标规划编制的框架性和系统性的支撑文件,不仅包括了达标规划编制的具体方法和步骤,还包括了一系列相关工具的介绍及使用,如基于PDCA管理体系的空气质量管理十项原则、汇集国内外清洁空气治理百余项措施的清洁空气措施库等。
对此,山西省环境规划院大气所所长罗锦洪表示:“山西对空气质量达标规划的工作非常重视,也很希望能够有个系统的指导工具,来帮助达标规划的编制”。
“编制这个手册,就是想帮助有需求的城市,将达标规划工作更加全面的、系统的、科学的开展起来。”解洪兴表示,“通过应用空气质量达标管理机制,我们希望在实现空气质量改善的同时,还能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在这个方向上,深圳已经树立了典范”。
据其介绍,作为我国首个实现空气质量达标的千万级人口的超大型城市,深圳还设定了更高的空气质量目标。2017年深圳市政府印发《深圳市大气环境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明确提出到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5微克/立方米以内,即达到欧盟水平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