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结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固体废物污染
环境防治法实施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会上,
环保部部长
李干杰明确指出,危险废物处理能力真正发挥作用的只是四分之一左右,建了不少,没有真正用起来。
在我国经济社会突飞猛进的当前,环境问题复杂多变,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持推进的短板,而固体废物中的危险废物则是短板中的短板,正对大气、水、土壤等产生着不容小觑的负面影响。
中国已经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危险废物体量与增量呈现双重“井喷”。
数据显示,以2008年为界限,此前的危废产生量稳定在1000万吨,此后的增速加快,截至2015年工业危废产生量已经超过4000万吨,增长率超过15%。
而伴随危废体量的增加,近年来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800多家增加到2149家,处理能力从过去的700多万吨,增加到现在的6471万吨。既然危废的产生量远远低于处理能力,缘何还会出现处置方面的问题?
李干杰同样给出了答案:企业主体责任无法精准落实。众所周知,与其他污染物相比,危险废物处置费用偏高,这也是不少企业逃避环境监管、非法转移、倾倒危险废物的直接驱动力。而危险废物的非法转移具有比较强的隐蔽性、随机性,基层的监管力量比较薄弱,导致监管工作不能全覆盖。
按照地域分布来看,我国危废处理能力的缺口更加一目了然。由于区域经济发达,危险废物产生量巨大,我国东部沿海及发达地区集中了大部分具有危废处理潜质的企业。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无论是经济发展程度,还是交通状况,都相对落后,处理能力严重匮乏。
据业内透露,全国范围内,只有京津冀地区缺口较小,即使是其他发达地区,都同样存在不小的处理缺口。
由此可见,提高危险废物的处理能力已经刻不容缓。按照环保部规划,下一步将抓好以下几大工作:
摸清底数,准确掌握监管对象的范围;源头防范,严格落实好企业主体责任;加强过程控制,强化危险废物转移监管;优化配置,加快处理处置能力建设;深化改革,建立健全统一监测监察执法体制。
由于治理的迫切性、政策的大力扶持及行业高利润的诱惑下,危废处理市场的前景被广泛看好。根据E20环境研究院预测,到2020年,我国危废市场有望形成2000亿元以上的规模。也因此,环保企业跃跃欲试,社会资本暗潮涌动。
传统危废处理企业加快布局,跑马圈地,跨界者通过并购、股权增资等方式纷纷杀入,使得涉及危废处理业务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加。据悉,截至目前,至少有包括雪浪环境、东方园林、高能环境、瀚蓝环境、巴安水务、金圆股份、康达环保等在内的15家企业布局危废处理领域。
危废处理企业数量的增加,对于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不容小觑的意义,但需要看到的是,目前我国危废行业结构性不足的问题依旧是产业纵深推进的重大掣肘。如何破题?
我们认为,亟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新型的共生共赢关系,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形成产业内部的优势互补,体现公平、有效、协同,补齐集中度低、互补度低、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等短板,为企业创造更加优渥的生存土壤和成长环境。
而在政府政策层面,李干杰强调建立环保信息公开平台,要求企业公开危险废物相关信息,联合公安机关继续严厉打击涉危险废物违法犯罪行为,确立涉危险废物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的法律制度,将涉危险废物企业环境违法信息计入社会诚信档案并向社会公开,把社会监督力量发挥出来。
至于6000万吨利用处置能力什么时候能够完全发挥出来,还是未知数,但“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