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10时,
陕西省环保厅举办新闻发布会,省环保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郝彦伟,陕西省大气污染治理办公室主任姚晓军,介绍《陕西省
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
陕西省环保厅宣教处处长吴忠涛主持。11月8日上午10时,陕西省环保厅举办新闻发布会,省环保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郝彦伟,陕西省大气污染治理办公室主任姚晓军,介绍《陕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陕西省环保厅宣教处处长吴忠涛主持。
陕西省环保厅宣教处处长吴忠涛:
省大气污染治理办公室主任姚晓军
主持人 吴忠涛:
感谢姚主任的介绍。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围绕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进行提问。提问前请报一下所代表的新闻单位名称。
记者:为什么要修订陕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如何保障预案的执行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省环保厅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副厅长 郝彦伟: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上一周在这个地方召开了《陕西省2017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今天在这里发布《陕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预案是冬防方案最重要的部分。接下来还要打出五套组合拳,就是冬防攻坚方案的五个保障方案,出台以后第一时间向各位新闻届媒体朋友们进行发布。
为什么要修订应急预案?主要目的是要在冬季起到削峰降频的作用,削峰是把污染物浓度的峰值往下降,降频是把发生重污染天气的频率往下降。过去的预案存在操作性不强,科学性不足和执行力不到位的问题,这也是这次预案修订的主要原因。这次修订预案,首先就是提高可操作性,新预案采取的应急响应对应措施其中提到建立污染源清单,过去在这个层面上做的不足,今年明确了不同等级的减排比例,执行蓝色预警的时候启动应急预案要确保污染物削减5%,执行黄色预警的时候确保污染物削减10%,执行橙色预警的时候确保污染物削减20%,执行红色预警的时候污染物削减达到30%。
第二,增强预案的科学性。为了保证陕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科学准确,在应急过程中我们组织专家研判会商,加强评估,开展公众监督,有的放矢的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在应急响应执行事前、事中、事后都要开展应急评估工作,让重污染天气真正的发挥作用,并根据评估的结果在下一次应急预案执行期间进行调整和修订。同时,要求各级政府都要加强信息发布、科普宣传和情况督导、专家访谈,及时准确向公众发布陕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关信息。各级政府要建立公众监督机制,制定奖惩制度,利用各种媒体、网站、环保热线、微信、微博等平台鼓励公众对企业限产停产措施,以及机动车限行方面各类大气污染源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第三,增强执行力。我们在预案当中要求各级政府要采取检查和现场抽查的方式,对预警信息发布以后重点企业的限产限排的情况,施工企业停产情况,道路保洁,机动车限行等措施的落实情况都要进行重点的检查。对重污染天气期间行动慢、应急响应不力,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的地方要进行曝光,对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员进行追究。对应急响应期间偷排污染物,履查履犯的企业责令停止生产,从重处罚,形成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不打折扣的社会公识。我们相信今年的应急预案经过调整之后,能够起到较好的效果,起到削峰降频的作用。
省环保厅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郝彦伟 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今天发布的陕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有什么特色,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省大气污染治理办公室主任姚晓军:
非常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修订的预案。刚才开始发布的时候就给大家通报了,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急响应工作,今天发布的是2014版应急预案修订版,在2014版应急预案这之前还有一版,2013年我们就出台了重污染日应急工作方案,那时候国家没有出台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急方案编制指南,我们是全国第一个编制了重污染天气应急方案的省份。在国家出台了编制指南以后,我们修订印发了2014版应急预案,现在大家看到的其实是我们省第三版应急预案。在修订的过程中,我们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密切合作,请他们专家帮助我们分析把脉,同时我们走访了陕西很多部门,包括气象局,以及关中各个地市,上门座谈、邀请他们来会商。预案修订以后,最大的特色是可操作性强,贴近实际、体现现实、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什么说贴近实际?大家注意到我们过去全省分成三个污染控制区,陕北控制区、关中控制区、陕南控制区,我们在三四年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实践当中,通过分析得出陕北两个城市相互之间传输影响关联度不大,陕南的三个城市之间关联度也不大,包括上一版的预案当中还有全省域级别的预警,通过实际的情况分析,全省域发生极重污染的情况应该不可能发生,我们贴近实际体现现实,把这些内容去掉了。
我们在预警的启动和解除的时候,明确了相应的批准层级。达到区域红色预警的时候由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总指挥长或者副指会长批准,由重污染天气指挥部发布红色预警信息,体现出我们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预测到空气质量级别调整的时候,可以采取降级措施,每次至少降两级。过去会出现重污染天气预警级别在黄色和橙色之间,上下波动,可能会频繁的调整,这次很明确要调一次调两级,现在是橙色能够一次调到蓝色,否则的话继续维持这个级别。对调整的条件有要求,预测持续24小时以上的情况才可以调整,避免了我们频繁调整,给大家造成工作和生活上不方便,也体现了我们预案当中尽可能减少扰动的情况。
记者,专家预计今年重污染天气发生频率会比往年严重,今年调整了陕西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提出了新的举措,通过哪些保障措施使新的预案能够顺利实施?
省环保厅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郝彦伟:
今年气象部门预测冬季气象条件不利,可能会比往年更加不利,我们从近期京津冀地区的情况可以看出,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生了两次重污染天气过程。这两天西安市关中地区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重污染天气,比如西安市已经有十几个小时空气质量指数AQI大于200多,当然全天均值还是处于200以下的情况。由于今年气象条件不利,必须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方面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现在冬季污染物排放总量是远超环境容量,从前两天情况能看出,空气质量非常好的情况下气象条件稍微不利,AQI会直接上升到200以上,气象条件不利的情况下采取应急措施非常必要。为了保障今年冬季重污染天气能够起到削峰降频作用,我们采取八个方面的措施。
第一,安排足够的专业人员进行职守。明确了各级重污染天气应急负责人,专门负责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也组织各部门精通业务工作的人员,建立应急指挥通讯录,熟悉工作流程,应急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作业,保障24小时通信。
第二,成立应急专家咨询组。建立气象部门、环保部门、科研院所三个层面的专家会商机制,邀请专家结合各自的专长更加准确的预测预报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第三,加强制度建设。应急工作涉及到各个部门,比如说公安部门要采取有力的措施确保车辆限行到位,住建部门要确保冬季工地不开挖不出土,教育部门要督导执行幼儿园、小学停课,采取什么样弹性停课措施都要统一谋划。卫生计划部门要采取措施确保重污染天气期间采取有力的卫生防护措施。
第四,加大资金投入,各级财政都要为监测预警预报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应急处置监督检查的各项专项资金,还有网络的建设、信息发布平台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维护,这些都要列入年度预算。
第五,配备充足的仪器设备,各个职能部门也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配备设备、仪器、应急车辆,确保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工作期间这些东西能够发挥效果,确保不出现问题。
第六,保障现有监测设施的高效稳定运行,环保部在陕西建立了50个国家级监测点,我们在全省建立了94个省级监测点,一共144个监测点。这些监测点的高效运行是保证我们能够得到基础数据,能够用来进行分期研判的基础,应急期间这些监测设施都要做到高效运行。
第七,加大预测预报的能力建设,所有的应急工作是建立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如果我们预报错了,预报的准确度不够,我们采取的应急措施针对性就不强。在这方面我们省一级已经完成了二期建设,目前预警预报能力在全国处在前面,西北五省预测预报中心就设在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我们将继续加大能力建设,同时对地市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增强市级预测预报的能力,通过省市两级共同努力把预测预报做的更准确。
第八,加强医疗保证。预案要求各级各部门建立重污染天气所致疾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专家库,确保医护人员及时到位,按照预案的要求做好患者的诊治工作,加强医疗物资储备与应急调配建设,加强重污染天气防护常识的宣传教育。
记者,地市的应急预案是否以此为基础保持一致,今年重污染天气应对是怎么安排部署的?
省大气污染治理办公室主任姚晓军:
这个问题非常好,我想这也是大家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我们应该要认识到我省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是个常态化的工作,需要各部门上下联动、积极应对,从省、市、区、各部门、单位及各企业、工厂等多个层面开展。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标准统一方面,省铁腕治霾办与中科院地环所加强合作,按照环保部最新标准,修订完成了省级和市级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今年冬季将实现关中地区应急预案的统一,即统一重污染天气划分标准、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响应启动与解除标准、统一区域预警启动标准、统一应急响应和减排措施基本要求,统筹各级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开展区域应急联动,区域红色预警和I级响应期间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24小时通信畅通,及时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最大限度降低重污染天气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
第二个层面是政策措施实施方面,是上次发布的秋冬季攻坚行动方案中浓墨重彩,可以说是亮点最多、特点最突出的部分,很多要求首次提出,措施之严前所未有。省环保厅牵头各市负责建立应急联动机制。重污染天气期间,建立关中地区统一应急联动机制,实施快速有效的运行模式,保障启动区域应急联动时各市及时响应、有效应对。还有就是重点行业实施错峰生产。这个也是比较关键的,各行业、领域,尤其是工业污染源依据《预案》采取减产、停产等措施,能够更有效的减缓污染物的累积和形成,大大提高削峰降频效果。
第三个层面是技术保障方面,今年攻坚方案的配套方案中有一个专项方案是预警预报联防联控会商方案,下一次发布会会发布给大家。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国控、省控空气质量监测网络运行管理,整合环保、气象、发改等多部门数据,充分发挥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空气质量多模式数值预报系统和省气象局大气环境气象条件预报系统,强化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预警信息,着力提升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措施的时效性和精准性,全力应对重污染天气。
记者,预案中提到了关中重点污染控制区的联防联控是我省重污染天气应对的重点,那该如何做好重污染天气的联防联控工作?
省环保厅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副厅长郝彦伟:
从近几年的治污降霾工作来看,陕南陕北空气质量一直呈现持续改善的状态,关中地区今年大家也看到了在非采暖季期间改善的程度非常明显,到了夏天大家看南山非常清楚。全省的问题是出现在关中,首先关中整体不如陕南陕北,另外,关中的问题重点在冬季,冬季采暖四个月为主。因此把关中地区要作为重点加强联防联控,加强联防联控是要打破行政限制,不能一个城市做一个城市的事情。我们西咸已经一体化,西咸之间还有西咸新区,另外西安和渭南距离非常近,整个关中地区,包括宝鸡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我们采取重污染天气的应急措施首先一条是打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把关中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我们在关中地区实行统一的规划,统一的标准,统一的监测和统一的防控措施,四个统一。
第二,建立会商研判机制。要充分考虑到目前的大气污染防治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省环保厅和省气象局进行了联合,两家相互配合,实现了气象数据之间和环保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同时完善政府专家和企事业单位的应急通讯,构建不同层面会商机制。
第三,加强预警预报工作。我们向上跟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进行联合,把我们预报情况报到环境监测总站。二是同级之间数据要报给省气象局,发到各市指导他们的应急,同时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之间进行相互沟通。加强预报方面主要做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例行会商,不管天气好和坏,我们都建立例行会商制度,跟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省气象局、各地市开展定期预报会商,每天定时将上述部门技术人员开展预报的过程例行会商结果互相通报,提高准确率。二是把预测的成果进行共享,每天要将空气质量短期和中期预测结果发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在全国空气质量预报系统中发布和共享,大家在全国图当中看到的陕西那部分是我们发布的,利用环保厅的网站以及微信微博平台进行发布。在今年到了应急期间会加大频次。三是重污染天气过程会商研判机制,发生期间我们采取电话视频和集中会商的方式,开展重污染天气过程预测预报,及时将结果通报给各级环境管理部门。四是重污染时段预测预报应急响应机制,预测预报了大家要采取措施,措施要到位,凡是遇到重污染时段,加大频率,把现有的短期中期调到长期,可以预测七天的空气质量趋势,将预报频率由每天的一次增加到2—3次,每天开展一次重污染过程专家集中会商研判,加强与西北华北各个区域站的联系,加强预报成果的共享和衔接。
另外,关中各城市之中守望相助,共同筑起重污染天气应急的大屏障。有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跨行政区域同步联动机制,比如说目前西安市牵头建立了关中地区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在8月份已经召开了一次会议,共同保卫关中地区的蓝天。西咸新区和咸阳市签订了《关于加强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协议书》,咸阳市启动应急同时,西咸新区及各新城联动响应,区域联防联控合力得到显著增强。二是重点应急减排措施更加统一。《预案》统一了我省大型活动停办、机动车禁限行和幼儿园、中小学等同等学历学校停课等措施的指导性标准。《预案》明确制订了全省机动车禁限行政策,且明确了禁限行时间(7:00-20:00)。三是各市(区)启动预警和解除预警的频次更加同步。预案发布之前今年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努力做到各个城市之间尽量采取统一的应急响应和统一的解除措施,相信预案发布之后这个工作会做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