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15日,由
清洁空气联盟主办的第三届“创蓝”
国际清洁空气大会在京召开。国内外行业与政策专家、优秀技术企业、投资机构、地方环保部门、媒体等400多人齐聚一堂,讨论清洁空气技术、市场、政策和投资热点问题,并发布“创蓝奖”的入围及获奖技术。能见APP作为战略合作媒体,对大会进行图文直播。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
郝吉明出席会议并作大会开幕致辞。
以下为发言实录:
郝吉明: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很高兴我们在这里再一次相聚,召开第三届“创蓝”清洁空气的大会,今年的时候,我们大家的心情还都比较轻松,轻松在哪?我们“创蓝”应该说初见成效,北京的空气京津冀的空气全国的空气,“大气十条”的要求,就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前两天参加了国合会的年会,在那个年会上全球各地的朋友对于北京空气质量改善取得的成绩表示一致的赞成,对中国政府改善空气质量采取的重大措施表示一致的支持,这里我们“创蓝”活动也是北京和京津冀清洁空气改善的重要的支持力量,我们“创蓝”活动不断的在扩大,三年以来已经有16个国家200项的技术,参与了评比,特别是今年有13个国家,63项技术来参评,这是说明我们“创蓝”的影响力在不断的扩大。
我们和中关村产业界的联系也在加强,促进技术落到实处,推动政策的落实,特别是北京市刚才看到了迎接十九大的专题片,《我爱新北京》,还特别把我们“创蓝”作为一个主题来做了介绍。我想我们的努力,应该说是一个也是初步的,我们“创蓝”第三届还是一个开始的阶段,我们也相信将来越来越好。十九大提出了新时期的新任务,特别是提出了要继续搞好大气污染防治十条第二阶段的落实,到2035年,我们的空气质量我们的环境,要有根本性的好转,所以我们新时代,面临着新任务,也提出了新要求,所以我们这个“创蓝”应该说经过三年的积累,我们的影响力在扩大,我们的赞助方、参与者也在扩大,相信为将来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技术上是支持,我们从舆论上也在支持这件事情,比如说有人对北京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散煤燃烧的能源的问题,大家有不同的看法,我是说方向是对头的,使农民摆脱烧煤、烧柴火是历史性的进展,但是矛盾出现在我们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碰到有些事情协调的不好,这是前提中的困难,我自己体会这个行动表面上看来是为了改善清洁空气采取的能源的转化,实际上更应当看成是一个民生的工程,是散户从摆脱烧煤,你们在座的家里肯定没有这样烧过煤,我是捅过炉子的人,头一天晚上不能把门开太大了,不然第二天烧没了,开太小了,夜里火没了还得点那个炉子乌烟瘴气的,烧过炉子的人知道清洁燃料的喜悦。
我是从炉子换到了液化的石油气罐,然后一个星期换那个气那是进步了一大步,后来改成了管道的天然气,咱们这个民生的工程,大家走过的人会有体会,所以我们就是说大家要齐心协力,向前走、向前看,困难是暂时的,越过这些困难,越过这些门槛我们的前途会光明,天空会更蓝,我们的“创蓝”要持续下去,使我们天空真正的达到我们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向世界卫生组织的第二过渡阶段,第三过渡阶段看齐。我记得2007年到2009年的时候,中国工程院和工作环保部一起完成了中国宏观战略的研究,当时在座的咱们不少的同志,包括姜克隽研究员都是参与了宏观战略的研究,当时对大气希望到2050年,中国的环境质量基本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合格值,已经过去了10多年还是很有希望,咱们这里青年朋友特别多,所以我们一代一代的往下努力,每一代牢记使命努力,我相信我们会取得更大的成绩,再次欢迎和感谢,各位朋友来支持我们“创蓝”大会,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