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是
环保行业蓬勃发展的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水污染防治法》将于2018年5月1日实施、三部委联合印发《重点
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荐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环保部发布《关于推进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指导意见》等……这些为行业指导方向的规范意见的出台,一方面为环保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另一方面也为环保人带来了更多信心。
从工业革命开始,环境总是服务于发展。先牺牲环境,满足快速增长的经济需求,是许多国家正在做或已经做过的事情。当青山绿水变成受到污染的黑臭水体,人们对于环境污染终于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据最新数据显示,在整个“十三五”期间,我国水处理市场规模将逾万亿元,与五年前低迷的状态全然不同,这也与许多有实力的环保企业开始在产品创新研发上着重发力是分不开的。
中国的环保行业起步较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许多水质监测分析设备都依赖于从国外进口,而国内的环保企业更多的是作为第三方运营实体参与水质监测的运营中。但是,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环保人不断引进、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部分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开始发展壮大起来,也开启了根据我国国土现状研制仪器设备的“本土化”之路。
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环境整治更是力度空间。其中,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正经历着备受瞩目的更新迭代,海水淡化、污泥处理也已经相继进入了市场快速增长期。另据测算,为实现“水十条”治理目标,一直到2030年,中国每年的水环境治理投资都将维持高景气上扬态势。
环境治理,监测先行,环境监测领域也顺势打开了市场格局。在过去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下,遗留下来的空气、水质和土壤污染问题需要一段长期的治理。而环境监测行业在确定“环境治理方向”决策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18年环保税收的开征、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千年大计的高度,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我国环境监测市场有望保持不错的增长。
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认为,中国现在正在建设的与环保和谐共存的可持续经济,让全世界看到了一种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生态文明”旗帜下的中国转型,不仅是每一个环保人需要跟进的课题,更是所有人都能够参与的环境改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