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乡居民生活的日趋丰富和日常消费的多元化,垃圾的产生,呈现日益增多的趋势。
垃圾分类是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第一步。所幸,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已经迈开坚实的步伐。
“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计算机革命之后,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又一个浪潮,将是在世纪之交时要出现的垃圾革命。”这是美国社会分析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的预言。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曾经经历过像中国现在正在面临的固体废弃物数量如此之大或如此之快的增长。”这是世界银行一份报告的开篇。
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是肯定的。
查阅相关信息得知,目前我国超过2/3的城市被各式各样的垃圾包围,1/4的城市没有可供垃圾堆放的合适场所,侵占土地超80万亩,由于垃圾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数百亿元。
垃圾分类成为打破围城困境的钥匙
人人皆知雾霾危害之大,殊不知,垃圾围城是一场比雾霾影响范围更广、更严重、更深远、更持久的环境污染,并且早已经蔓延开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成为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推进的重大阻碍。
截至目前,无论从节约土地和资金、资源减量化,还是站在民生角度,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共识。尽管从2000年开始的垃圾分类试点未能获得实质性推动,但它至少让垃圾的危害以及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益处深入人心。
一边是随着民众生活水平提升,垃圾体量“水涨船高”;一边是分类观念的淡薄与处理方式的滞后,让垃圾分类的推广之路困难重重。现实中的矛盾让垃圾分类乍看起来成了无法解决的悖论。
事实真的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从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垃圾分类并非“无药可治”,将垃圾分类资源化提升至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法律规范,完善顶层设计,加大推广宣传,设立奖惩举措……超过80%的
生活垃圾可以实现资源无害化处理。
垃圾分类给出“军令状”与“日程表”
在垃圾分类试点十几年的基础之上,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在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军令状”与“日程表”二者兼顾,我国垃圾分类终于要踏上正轨。在国家高层系列政策的助推之下,全国各地纷纷响应政策号召,因地制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从而自上而下形成了垃圾分类推广的完善体系。
2017年可谓我国垃圾分类的“元年”,这一年的成就显而易见。进入2018年,垃圾分类将深度落地,“牵一发而动全身”。
2018年1月2日,住建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再次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目标和任务,要求2018年,46个重点城市均要形成若干垃圾分类示范片区,探索建立宣传发动、收运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机制。
从垃圾收集到无害化处理的顶层设计搭建完成之后,垃圾分类需要面临的问题是制度的运转与实施。只有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的有效和长效机制,让各个环节形成环环紧扣、递次推进的有机链条,才能真正实现垃圾分类的落地,也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垃圾分类的冬天即将过去,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