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
地方两会陆续召开。在各地工作部署中,
绿色发展亮点颇多。其中,水污染防治将成为各地2018年及“十三五”时期的治理重点。不仅如此,多地还相继公布了未来4年内重塑“水清岸绿”的具体措施和目标任务。
2018年的地方两会,多地在勾勒发展蓝图时,经济趋向“高质量发展”成为共识。与淡化GDP增长目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态环保、低碳节能正逐渐成为考量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数。其中,不少省份针对水
生态环境治理,提出了具体措施和目标任务。
而在“水十条”第一阶段收官之后,一些省份正制定实施新一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治水、节水、保水、净水的发展规划普遍成为各地未来四年的的主要方向。在水污染防治方面,2018年,吉林将强力推进松花江、伊通河等重点流域的治理工作,实现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湖南的政府工作报告则明确,加强河湖管控治理,在推动全省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同时,确保城镇河湖污染水体全部达标。
如何更加注重“高质量绿色发展”?新的一年,在强调深入实施“水十条”同时,彩云之南将重点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和环境综合治理。尤其是长江绿色生态走廊,滇池、洱海在内的高原湖泊水系的生态保护治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海南省,在接下来的四年内,这座位于中国最南端的省份将以最严谨的规划、最严厉的举措、最严肃的问责,全面牢筑水生态系统。
全方位、精细化的治水体系也在逐步完善。江苏将在巩固现有治水体系的基础上,深入落实河长制与湖长制的无缝衔接,进一步推进太湖流域固定污染源治理,加快“摘帽”城市黑臭水体。邻省浙江也正紧紧锁定治水“高标准发展”。除了加强五水共治、启动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创建“污水零直排区”这些传统“大招”之外,浙江今年还将治水重点延伸至海洋生态系统。
来自日前权威媒体的报道称,在浙江两会讨论现场,强化海洋生态环境成为业界的一致看法。为精准对症“问题在水里,根子在岸上”的水污染沉疴,根据浙江省此前引发的《关于在全省沿海实施滩长制的若干意见》提出,截至2017年底钱,浙江市、县、乡级海滩实现“滩长制”全覆盖。诚然,在“河长制”治水经验基础上,浙江正逐步实现将精准化、高效化的治水体系延伸至海洋生态环境。
刚过去的一年里,黑臭水体成为水环境治理的关键词之一。正因如此,黑臭水体治理成为北京市2018年治水任务的重中之重。来自北京市水务局的公开消息,按照“远近结合、标本兼治”原则,2018年北京全市将实现84条段非建成区黑臭水体“摘帽”任务,并于今年底打造“长制久清”的水生态系统治理体系。
在黑臭水体治理方面加大治理力度的还有安徽。按照安徽省对外发布的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城乡黑臭水体治理已被提升至环保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县城黑臭水体排查治理,启动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并且上述黑臭水体“摘帽率”将达到80%以上。而在具体流域治理方面,淮河、巢湖、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综合整治也被重点提及。
这也意味着各地治水的针对性更强了。根据当地水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各地在水污染防治方面也有着更为精细化的部署:诚如在水污染防治方面,每条河流、每个湖泊、甚至是小微水体都有了专门负责人。期待2018年底,上述多地的水质改善的好消息再次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