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省委、省政府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关部署,2017年10月以来,三明市组织开展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集中力量对工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涉砂污染、城乡生活污染、小水电生态等问题开展重点治理,着力解决生态
环境治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落实到位。通过持续强力推进,攻坚任务全部完成。2017年度全市110个小流域考核断面中I-Ⅲ类水质占97.3%,较上年提高11.8个百分点,Ⅰ-Ⅱ类水质占61.8%,较上年提高43.6%,并在全省率先消除V类和劣V类水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一、坚持问题导向抓攻坚。突出问题导向,重点在五个方面开展攻坚行动:一是开展工业污染专项治理攻坚行动。取缔“十小”企业,实施清洁化改造,督促各工业企业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共完成重点废水排放企业污染治理89家(处),取缔“十小”企业20家。二是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攻坚行动。重点整治可养区存栏250头以下的养猪场(户),加快不达标养猪场(栏)的改造和关闭退出工作。分别改造存栏1000头以上、250-999头、250头以下养猪场(户)61、162、439家。三是开展涉砂污染专项治理攻坚行动。取缔洗砂、吸砂行为,打击非法采砂、制砂,有序规范采砂、制砂,加强砂石市场监管。共取缔非法采砂点120处、洗砂点95处、吸砂点200处、制砂点9处、堆砂场251处,拆除采砂、洗砂、吸砂设备设施307套,清理尾碴1552立方。四是开展城乡垃圾污水专项治理攻坚行动。加快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进度,健全城乡生活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置、保障、监管体系。共建设污水管网139.9公里,建成乡镇转运系统47个,新建、改造三格化粪池68781户,建成行政村生活垃圾常态处理310个。五是开展小水电污染专项治理攻坚行动。共核定水电站下泄流量1438座、制定“一站一策”方案1450座、复核调查在线监控设施27座、安装视频监控118座。
二、坚持强化责任抓落实。一是党政同责。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对辖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负总责,明确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强化攻坚举措,综合协调、统筹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二是部门主责。实行“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工作、问题在一线解决”的工作机制,推动重心下移、干部下去、力量下沉,将目标任务细化到月、旬,分解到具体单位、具体责任人,挂图作战,张榜公示,动态公告攻坚行动任务进展情况。三是社会履责。推动五项攻坚行动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河长制。市妇联、工商联、团市委、市文联等部门开展“职工齐护水”“保护母亲河青春河小二”“企业河长行动”“巾帼美丽家园”“爱我家乡河摄影展”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参与支持攻坚行动的浓厚氛围。
三、坚持联动联治建机制。一是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旬召开一次联席会,分管副市长每半个月召开一次攻坚行动协调会,协调解决攻坚行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各主责部门主动牵头,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等司法部门衔接,对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17年12月,市检察院设立三明市人民检察院驻市河长制办公室检察联络室,进一步健全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形成检察机关与河长制办公室及其成员单位的协助配合、监督制约的工作格局。全市12个县(市、区)已全部完成派驻检察联络室挂牌工作并实体运作,建立常态化联合办公机制。三是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强化河流跨区域联防联治,在县与县之间、乡与乡之间建立跨区域联动执法机制,统筹上下游、左右岸,追溯污染源头,强化区域合作,确保治理有序高效。将乐县、泰宁县开展打击工业污染联合执法,对将乐县违规排放造纸厂业主进行调查取证,并约谈企业负责人,督促余坊乡河长办和专管员重点巡查该河段;清流县灵地镇、林畲乡分别与连城县北团镇、明溪县胡坊镇建立河流水污染联防联控协议,共同应对和处理跨界突发事件及污染纠纷,有效解决跨界流域水环境问题。
四、坚持督查考评促实效。一是开展效能督查。严格落实“周督查、旬报告、月通报”制度,市政府办牵头成立攻坚行动督查组,组织市政府督查室、市效能办、市河长办对攻坚行动采取暗访、专访、联合检查等方式进行督查,对社会公众反映强烈,以及侵害社会公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督查,对落实不到位的进行追责。二是纳入绩效考评。把专项攻坚行动开展情况作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同时也纳入各县(市、区)政府和责任单位年终绩效考评。三是宣传示范带动。要求各县(市、区)至少推出1项最具有创新性、示范性、推广性的工作,作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机制创新项目,列入河长制年终考评。每月选择在攻坚工作成效好的县(市、区)召开一次攻坚行动推进会。印发《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百日攻坚行动》专刊27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行动进度通报》4期等。在《三明日报》、牵头部门门户网站开辟攻坚行动专栏,组建攻坚行动微信群,报道攻坚进展、交流工作经验,营造比学赶超的攻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