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清扫,洒水降尘,环境卫生监管,河道垃圾打捞,城乡绿化养护,公厕运维……环卫开启了全城防护模式,已经成为城乡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一个现代文明城市,
环卫清洁事业成为衡量标尺之一。一方面,环卫事业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另一方面,环卫事业的进步具有长远价值,深度嵌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刚要中。鉴于环卫清洁在维护城乡环境中不可替代的稳固地位,政策倾向性也非常明显。
无论是对道路清洁度的关注,还是对生活舒适度的关注,都让环卫服务领域在近几年急速扩张。正面和侧面的政策利好为环卫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定保障,关注垃圾处理也好,关注黑臭水体治理也好,关注扬尘治理也好,关注公厕革命也好,环卫能覆盖的范围已不可同日而语。
垃圾分类、公厕革命、PPP模式,这是业界公认的催熟环卫事业的三大节点。
被人们诟病“做了十几年无用功”的垃圾分类,严格来说并不算是一无所获。也许基础奠定地不够牢固,理念灌输地不够坚决,实践落实地不尽人意,但是十几年后重磅重启的垃圾分类热潮仍能寻到脉络,吸取经验和教训。
而在此之中,垃圾分类与环卫在基础设施建设、卫生管理水平、后续服务衔接、技术创新升级等方面的交融凸显出了至关重要的一面。“在沉默中爆发”也不过如是,环卫市场在沉淀了十几年的垃圾分类爆发中率先获益。
以往,环卫清洁虽然也包括公厕日常管理在内,但是却并不是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板块。但是,自我国掀起公厕革命热潮,从资源和能源利用,以及废气废水处理等方面重新定义厕所改造和管理重要性之际,环卫无疑又迎来了一针强力催化剂。
很大程度上来看,乡村垃圾分类推行有其优势,厕所革命有其劣势。这个时候,“振兴农村”战略就充分体现出了后续支撑力作用,快速推动乡村地区在这几大板块上的纵深探索。由此,环卫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都将找到垃圾分类与厕所革命的突破点。
也即是说,环卫在城乡两个层面上的发展都有严丝合缝的接洽点。再配合PPP模式的大范围推进,环卫事业走向市场化的进程迈入了第三阶段,供需矛盾也终于从这个点开始形成了倾泻之势,开放浪潮正将环卫市场塑造成一个“多面手”。
当然,“大势所趋”也总是伴随着“群雄竞逐”。
在一个“重效果”的环卫时代,不能逃脱千亿市场的诱惑,就只能在各方资本的冲击下沉浮。有调研机构专门从三个不同的角度预估了一下我国环卫服务行业的市场空间,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以清扫面积、垃圾清运量之类的指标为基础,市场空间最大或达2200亿元;以环卫员工和项目匹配指标为基础,市场空间已经接近2500亿;而对比海外国家水平得出的数据,则可能突破2500亿。
面对这样的蓝海,环保企业、跨界资本有意分羹并不令人意外。如北环、北控这样的国有企业,如中国天楹、启迪桑德这样的上市公司,如龙马环卫、中联重科这样环卫起家的公司,如侨银环保这样的地域性企业等等,无不在抢占高地。
就说刚刚过去的2018年4月,据不完全统计,落地项目中,环卫类别占固废处理总数比例达6成左右。据悉,综合实力较强的非传统环卫企业崛起迹象明显,拿单能力不容小觑。
未来,环卫行业的比拼将是技术、管理、潜力、战略等全方位的较量。“智慧环卫”的风向标已现,无人驾驶环卫车、网格化监测网络、模块式智能解析、信息化数据处理、运输车辆定位……科技触角的延伸已经不可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