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废弃物通常有着较高的回收和再利用价值,例如
秸秆,禁烧和资源化双向推进,已经成为当下较为常见的解决方案。科技渗透带来契机,农机普及破解痛点,环境执法压力精确传导,秸秆处置加快融入生态农业内循环。
融入生态农业内循环 三大契机改变秸秆处置方式
从高增速到高质量,这是我国经济整体转型的统一口号。除了工业生产方式走向清洁节能之外,农业生产模式也开始通过节水节药耕作,“绿色”产品输出,废弃物资源化等路径启动全链条升级。
目前,生态农业发展明显转向了绿色可持续变革,“市场+科技”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绿色工艺和循环生态模式的成熟意味着,上到顶层设计,下到产品消纳,都走上了一条高速路。其中,规模蔚为可观的秸秆处置问题也有了更好的解决方案。
时值6月,全国夏粮开始从南到北进入收获期,不少地方的油菜、小麦都已经进入收割阶段,于是秸秆禁烧和秸秆资源化工作又掀起了新的热潮。
确保秸秆禁烧“零火点”是丰收季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人防+技防”模式也在逐渐成为各地监管秸秆燃烧问题的主流手段。很多地方都已经基本建立了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应急处理的完整机制,务求做到精准管控。
而在提高效率方面,高科技的引用,例如无人机、“天眼”监测、红外摄像头等项目的“上岗”带来的是立体式无缝隙监督。及时发现火情,及时上报,及时分析,及时定位,及时赶赴现场处理,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
在这样紧锣密鼓的部署中,传统的抢收抢种之外还添加了“抢治”这项工作。专家表示,秸秆禁烧监控点覆盖范围不断扩大,火情监测预警能力大幅提升,多渠道消纳秸秆推广工作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尤其是,现代社会之所以会选择烧秸秆,而不是传统上的堆肥,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劳动力不足。因此,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对推广秸秆禁烧和收集再利用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收割机、
粉碎机、播种机、烘干机、灭茬机等农机设备,均开始了大规模的普及。
针对使用问题,不少地方还专门开了讲座,用以指导各类设备的用法,并且鼓励农民回收秸秆。解决了秸秆收集和储运的难题,无论是制有机肥、生产饲料、加工成纸,还是其他综合利用方式,新的增收渠道都将为彻底解决秸秆禁烧问题增添源动力。
自下而上改变,自上而下推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行动也分外关注秸秆处置。据悉,中央第三环保督察组就通报了黑龙江省部分地区秸秆焚烧顽疾,黑龙江省相关部门已经着手整治,并且问责处罚。
当然,这种来自环境执法和违法监督的压力不会只是“一阵风”,传导到实地的震慑力会越来越大。为了蓝天保卫战的持续攻坚,秸秆燃烧问题必须有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消除顽疾,引导秸秆资源再生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