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节能环保网 » 碳排放 » 碳排放 » 正文

从企业碳供需现状,看碳交易市场未来前景

日期:2018-08-14    来源:信息网科技

国际节能环保网

2018
08/14
15:23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码看新闻

关键词: 碳供需 碳交易 碳市场

  GDP年年增,碳排放强度却年年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气温升高。对碳减排,行政手段只能作用于一时,市场化手段才是长久之计,碳交易市场于是应运而生。”福建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所谓碳交易,就是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政府首先限定企业的碳排放量配额,如果企业实际排放量超过配额,需到碳市场购买配额;如果企业实际排放量小于配额,则可将富余的配额拿到市场变现。
 
  启动碳交易一年多来,对企业有没有影响?答案是肯定的。“过去企业排放多少、排放什么,不受约束的情况下,这方面它是没有成本的。启动碳交易之后,企业经营者就会掂量,如果超排了、多排了,就会付出相应的成本。”该负责人表示,碳市场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和经营决策都会产生深远影响,“碳市场通过市场化机制奖优汰劣,让那些真正能够节能减排的企业有利可图,使不能节能减排的企业付出代价”。
 
  作为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任务之一,2016年底,福建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成功开市。截至今年7月,碳市场累计成交量659.58万吨,成交额15031.02万元。其中,碳配额(FJEA)成交量438.50万吨,成交额11469.41万元;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成交量127.72万吨,成交额2174.88万元;林业碳汇(FFCER)成交量93.36万吨,成交额1386.72万元。
 
  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映照的是千万企业的喜悦与伤痛。有企业投入资本,通过设备节能改造升级,成功将企业碳排放量缩减,并且从外购转向为输出。有企业无法通过设备或者产业进行升级缩减碳排放指标低于配额,需花费大量资金进行碳值购买。碳交易市场随着试点区域及试点行业的逐步扩大,市值总额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攀升。而另一边,随着可持续发展和深化产业结构改革的继续深入,对于各个企业的碳指标配额也越来越低,市场供需关系的不平衡,正在逐步将碳值推向一个个高位。政策、需求、资本正在向这一新兴领域集结。未来的碳交易市场存在着无数创业者与投资者所梦寐的机遇。
 
  2018年8月依托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中民旅康、中民华夏、霍尔果斯国翰大健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四川成都共同投资创建 “国家低碳社区”,力图立足碳交易市场打造集低碳生活、低碳旅居、低碳资产、低碳金融、低碳出行五大产业集群。其中在低碳生活版块旗下重点打造的国家低碳社区网将承载与四川环交所合作,开展碳汇认购相关业务,促成碳排放配额的市场化认购,构建碳汇兑换消费品全新商业模式,着力将国家低碳社区网打造成为独具特色消费平台,助力以最低成本实现碳排放减排目标。
 
  目前国家低碳社区网已开辟碳汇认购专区,面向用户开展碳汇认购及碳汇兑换相关配套服务。用户只需要在国家低碳社区网注册成为网站会员,并登陆平台认购碳汇,并前往四川环交所开户,便可在四川环交所进行碳汇交易,快捷方便的参与到碳交易活动中。
返回 国际节能环保网 首页

能源资讯一手掌握,关注 "国际能源网" 微信公众号

看资讯 / 读政策 / 找项目 / 推品牌 / 卖产品 / 招投标 / 招代理 / 发新闻

扫码关注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国际能源网站群

国际能源网 国际新能源网 国际太阳能光伏网 国际电力网 国际风电网 国际储能网 国际氢能网 国际充换电网 国际节能环保网 国际煤炭网 国际石油网 国际燃气网